乌兰察布市两眼蒙牛爱心井顺利出水乌兰察布

正北方网-北方新报 / / 2016-12-15 01:21

2016年,《北方新报》携手蒙牛集团和内蒙古云曙碧公益事业基金会共同发起实施蒙牛爱心井大型民生工程,面向全区征集缺水地区。由于报名火爆,目前还有10多个地区等待考核。已经通过考核的地区陆续完工,多眼爱心井顺利出水。11月下旬,蒙牛爱心井活动组委会的工作人员来到乌兰察布市,对位于察右前旗和卓资县的爱心井进行了验收。

告别用水难

11月下旬,组委会一行来到乌兰察布市察右前旗土贵乌拉镇种地槽行政村宿泥梁村。这里刚刚下完雪,天气异常寒冷。然而,寒冷的天气没有影响宿泥梁村村民和记者兴奋的心情。这种兴奋来自于压在村民心中的一块儿大石头终于放下了。

宿泥梁村自然生态环境恶劣,十年九旱是这里的真实写照,多年来人畜饮水困难。由于当地特殊的地质构造,全村都是旱地,遇到特别干旱的年份农作物基本绝收。内蒙古化工职业学院驻乌兰察布市察右前旗土贵乌拉镇种地槽行政村第一书记米良见到记者一行时,异常高兴,老远就伸出手来和记者握手。“这眼蒙牛爱心井解决了村民的大问题。爱心井完工后,我们就能向有关部门申请自来水工程,村民们以后就能用上健康干净的水。”米良说。

记者了解到,该地区的地质结构特殊,属于贫水地区,曾经也打过深水井,但以失败告终。此次,在内蒙古地质环境监测院的大力支持下,水文地质专家韩俊明多次实地进行勘测,最终选定打井位置,并顺利出水。

回访出水情况

在乌兰察布市卓资县十八台镇十八台村委会南沟子村,距组委会工作人员上次到南沟子村已经有两个半月。不同的是,上次到这里,村民们正为生活用水而发愁,这次到了村里,他们已经有了自己的水井,再也不用为日常用水而发愁了。

乌兰察布市卓资县十八台镇十八台村委会南沟子村一直是个严重缺水的自然村,全村15户村民均为老年人,平均年龄为75岁。以前村民的日常用水全靠村里一口有100多年历史的旱井,由于近几年降水较少,导致地下水位严重下降,有几户村民的正常生活用水受到威胁。

蒙牛爱心井大型民生工程本次共为南沟子村打井6眼,从勘测、施工直至出水,虽然仅仅是短短的20多天,但却解决了老人们一辈子的问题。83岁的村民赵珍秀告诉记者:“真的有水了,这是我这一辈子想也不敢想的事儿,现在每小时可以放五六吨水,这些水我一个星期都用不完。”

得知记者一行前来了解出水情况,71岁的赵三板赶到赵珍秀家,兴奋地向记者讲述打井前后的变化。她说:“以前生活经常使用雨水、雪水,从来没有想过能喝上这么干净的水;现在不仅自己可以用,还可以喂一些鸡、鸭了,真是解决了我们一辈子的大难题。”

好日子来啦

在南沟子村,记者再次来到有100多年历史的辘轳井旁,与上次相比,这里覆盖了一层积雪,零星露出几丛枯草,看上去已经很久没人来打水啦。当记者来到75岁的邢拴维家时,他们正在吃饺子。邢拴维和71岁的老伴周四香一边热情地让记者吃饭,一边高兴地抢着和记者介绍:“以前的生活用水随时可见虫子,但还是舍不得倒。现在好了,我们老两口天天都能喝上甜滋滋的水,感觉日子越过越舒心。”说这话时,老两口脸上堆满了笑容。

两位老人你一言我一语地告诉记者:“孩子们都在外打工,以前每次打电话都担心我们有没有水喝,现在他们再也不用担心了。”邢拴维随手舀了一瓢水递给记者:“我们也有矿泉水喝了,你们快尝尝,是不是和矿泉水一样甜?”

据内蒙古地质环境监测院高级工程师韩俊明介绍,察右前旗宿泥梁村和卓资县的南沟子村所处的地质结构相似,土层薄,土层下面是玄武岩,由于离地表较近,岩石比较破碎,风化较严重。这两个村子的地下水大多是孔隙、裂隙水,水质很好,而且当地没有大的矿区,因此完全可以满足当地村民的日常所需。

卓资县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石素芬告诉记者:“蒙牛爱心井也是精准扶贫的一种形式,这比直接给老百姓钱更温暖。缺水地区的实际困难都解决了,他们的生活将会越来越好。”(文/大草原融媒体记者 段丽萍)

1.内蒙古社区报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内蒙古社区报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内蒙古社区报",不尊重原创的行为内蒙古社区报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内蒙古社区报编辑修改或补充。


阅读延展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