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文的书法艺术锡林郭勒盟

锡林郭勒日报 / / 2017-01-21 15:42

公元1204年,成吉思汗聘请奈曼部落的文人为其子弟和臣僚们教授回纥式蒙古文字,从此蒙古族开始有了统一的文字历史。蒙古族在借用回纥字母拼写蒙古文的过程中,经过不断改进和完善,形成了属于自己的回纥式蒙古文字,距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

世界上唯一将古老文字作为艺术的是中国,这门艺术叫书法,成为中国十大国粹之一。蒙古文书法与历史悠久的汉文书法相比,尚属一门年轻的艺术。然而它从诞生时起,就形成了使用软笔(毛笔)、硬笔(竹笔、羽翎、骨签)书写的蒙古文书法艺术。这一点,足以从成吉思汗时代到元、明、清及中华民国历代流传下来的《成吉思汗石书》《释迦院碑记》《甘珠尔经》等手抄品、木板或石刻印刷品、碑刻、印鉴、牌匾等文化遗产和历史遗迹中得到充分印证。蒙古文字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伟大创举,是一种竖式拼音结构的象形文字,犹如蒙古人骑马行走一般,不仅字母骑字母才能组成字词的竖式结构、字形修长、线条均匀、千姿百态、变化莫测、充满律动,而且线条收放合度,形态自如,形成和谐统一的整体,宛如精美的图案画。在世界上众多民族和国家的拼音文字中,唯独蒙古民族的传统文字具备了产生书法艺术的特殊天赋条件,其独特的象形结构,经过艺术构思、巧妙布局、书写得体,便会产生浑然天成、洗练含蓄的美感,产生出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感染力。

任何艺术都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发展变化,蒙文书法也不例外。从最初的回纥蒙古族文楷书发展为近代的蒙古文楷书,在此基础上产生了行书、草书、挺胸书、腾跃书、篆书等书体,现在又出现了方隶书、摇摆书、象形书等新的书体,这些发展符合蒙文书法本身的逻辑规律。在农耕与游牧文明长期交融的过程中,蒙古文书法艺术自然而然地受到了汉文书法和绘画艺术的影响,从而使蒙古文书法在造型手法及表现形式上形成了审美范畴的共同特征。

蒙古文书法艺术作为蒙古民族深厚博大的传统文化艺术组成部分,在新中国成立后才步入了兴旺发展的道路。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始,蒙古语授课的小学到初中,普遍都把蒙古文书法艺术教学纳入课程,将以往那种民间师徒传授这门技艺的方式,历史性地改变为学校教育内容,这为培养蒙古文书法艺术爱好者和人才创造了条件,也为其普及繁荣奠定了基础。1986年,在北京民族文化宫举办的全国首届民族大家庭书法、美术、摄影展中,满都麦的蒙文行书“金鹰”脱颖而出,这是有史以来蒙古文书法作品首次获得国家级奖项,并被国家文博馆收藏。这对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民族语言文字交流和民族书法艺术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近年来,群众性的蒙古文书法艺术活动蓬勃兴起,蒙古文书法艺术创作队伍不断壮大。从书法艺术字体来看,中年作者多以庄重典雅的楷书和严谨古朴的大小篆体为主,青年作者多为行、草、腾、挺胸、方隶等体字的作品。其中较有功力的蒙文书法家,在继承蒙古文书法传统艺术手法的基础上,改革探索出了摇摆书、象形书等创新字体,并大胆突破传统习惯,采用浓、淡墨结合或淡墨书写的作品,在体裁和艺术内涵方面更加充实丰富,表现手法与技巧更为细腻和多样化,给人以别具一格和耳目一新的感觉。

蒙古文书法于2014年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1.内蒙古社区报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内蒙古社区报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内蒙古社区报",不尊重原创的行为内蒙古社区报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内蒙古社区报编辑修改或补充。


阅读延展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