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扶贫组合拳 构建“大扶贫”格局阿拉善盟

阿拉善日报 / / 2017-02-04 21:20

——2016年我盟推进扶贫攻坚工作综述

谋扶贫就是谋发展,抓扶贫就是抓民生。2016年是实施精准脱贫攻坚的第一年,我盟坚持把扶贫开发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头号民生工程来抓,始终以增加贫困人口收入、提升贫困造血能力、改善贫困乡村民生、加快贫困地区发展为主线,以建档立卡精准扶贫为支撑,深入实施易地扶贫搬迁、“三到村三到户”和金融扶贫富民工程等专项扶贫项目,形成了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专项扶贫“三位一体”的大扶贫格局,做到了真扶贫、扶真贫、真脱贫。

多部门联动 构建“大扶贫”格局

近日,在敖伦布拉格和平嘎查,阿左旗安监局的工作人员正忙着为牧民格日勒家搭建用水管道,以解决他家的家庭用水和梭梭林灌溉难题。“帮扶单位的工作人员对我们一家特别上心,2014年帮我种了30000株梭梭,后来又帮助我们盖了房子,这不,这几天又忙乎着帮我们压水管,这下用水也不愁了。”贫困户格日勒满怀信心地说。

贫困户格日勒所居住的地方交通不便、水资源缺乏,为了帮格日勒家摆脱贫困,2013年开始,阿左旗安监局的干部职工便开始义务帮其栽种梭梭、为梭梭引水灌溉。2014年8月,阿左旗安监局与阿左旗群艺馆共同投入资金3万元,帮助帮扶格日勒家进行危房改造,使格日勒一家的居住生活环境得到很大改善。2016年冬季,阿左旗安监局又因地制宜,利用周边天然井,铺设2000米长灌溉水管,通过水泵带来的压力将井水输送到格日勒家,从此格日勒一家再也不用为用水问题发愁了。

阿左旗安监局开展的一系列精准扶贫工作,仅是我盟众多部门联动包扶工作中的一个缩影。2016年,我盟广泛动员各部门、各单位,以及社会力量关注参与扶贫攻坚工作,举全盟之力构建“大扶贫”格局。全盟184名第一书记、1094名驻村干部进村入户开展扶贫工作,18个行业部门制定了脱贫攻坚方案,在明确盟旗相关单位脱贫责任分工的同时,把扶贫开发工作纳入各级领导干部和领导班子年度考核目标任务,形成了全盟上下重视扶贫、议论扶贫、关注扶贫、推动扶贫的浓厚氛围。

为保证贫困人口脱贫成效,我盟还着力构建了盟级领导、盟直单位处级领导、旗区处级和科级领导联动包扶贫困家庭的扶贫机制。2016年,全盟深入开展领导干部结对帮扶“6432”工程,全盟35名盟级领导,674名盟直、旗区处级干部,部分旗区科级干部按照每人包联一定数量的贫困家庭,即盟级领导6户,正处级领导4户,副处级领导3户,科级领导2户,实现了与全盟5866名贫困人口的无缝结对帮扶。

易地扶贫搬迁 开启幸福新生活

安居才能乐业。最近,阿右旗阿拉腾敖包镇牧民布仁正忙活着装饰自家的新家。得益于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如今布仁一家已告别出租屋搬进了新居。“从巴音套海嘎查搬迁到镇上后,赶上了好政策,不仅住上了新房,还享受到了6000元的产业扶贫补贴。”谈起现在的变化,贫困户布仁乐呵呵地说,过去也搞点装修活,但是由于多年没有花钱更新设备,所以营生也不好找。享受到产业扶贫补贴后,及时更换了装修设备,现在生意也做得红红火火。

“在实施易地扶贫搬迁项目过程中,我盟立足各地实际,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坚持哪有产业往哪搬,哪能就业往哪搬。”盟扶贫办党组书记、主任毕克告诉记者,为了让贫困家庭真正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我盟进一步创新工作机制,探索出了“六个结合”的搬迁模式和七种安置方式,即:与农村牧区基础设施建设扶贫工程相结合;与城镇房地产“去库存”相结合;与城镇商品房开发“配建制”相结合;与盘活农村牧区中心村“闲置房”相结合;与产业园区建设相结合;与互助幸福院、养老院相结合,通过采取嘎查村内就近安置、新建移民村安置、城镇“去库存”住宅小区或产业园区安置、乡村旅游区安置、入住幸福互助院安置、自主安置和货币化安置等,稳定实现搬迁贫困户“有房住、有事做、有钱赚、有人养”的目标。

据悉,2016年以来,全盟614个贫困家庭1310名贫困户和布仁一家一样享受到了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的实惠,开启了幸福的新生活。

特色产业助力精准扶贫

“2016年政府出台了新的扶贫政策,我们选了养驼扶贫套餐。政府免费给我们发3峰骆驼,加入合作社,每年有2000块钱的分红。”日前,在阿右旗阿拉腾敖包镇戈壁沙漠骆驼良种繁育有限责任公司,贫困户那仁满都拉看着满棚圈的骆驼,满怀信心地对记者说:“3年后3峰骆驼变6峰,这样下去以后的日子就有奔头了!”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盟有阿左旗和阿右旗两个自治区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旗,识别建档立卡贫困人口5866名。这些扶贫对象大部分居住在自然资源匮乏、生存环境脆弱的沙漠、戈壁及边境地区,分布广而散。土地条件限制、基本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滞后、资金不足、资料短缺、技术落后、疾病、子女上学等成为我盟贫困人口返贫致贫的主要因素。通过分析贫困人口致贫原因和脱贫需求,我盟将5866人的减贫任务按照“五个一批”进行分批归类扶持。立足各地资源优势和地域特点,统筹使用“三到村三到户”项目资金,按照贫困户意愿确定产业,采用扶贫龙头带动、合作社入股、贫困户自主创业等形式,扶持发展全盟确定的农牧业五大特色产业,实现发展生产脱贫5137人。

我盟各旗区扶贫工作也形成了一些独具特色的经验做法。如: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注重把扶贫与基础设施建设结合起来,与公用事业建设结合起来,与生态建设保护结合起来,与社会保障体系结合起来,打造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示范性项目、示范村、示范点,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扶贫模式;阿左旗建立三大饲养基地,采取资产收益模式,将全旗所有贫困户按每户10只“阿杜”羊实物入股,定期分红受益;阿右旗统筹使用全旗“三到村三到户”项目资金,按照贫困户意愿确定产业,采用扶贫龙头带动、合作社入股分红、贫困户自主创业等形式,扶持发展舍饲养殖、传统牧业、沙草产业、驼产业、奇石产业、旅游业等,实现发展生产全覆盖;额济纳旗将“三到村三到户”项目资金抵押到银行撬动放大8倍,贷给贫困户发展生产,无息滚动使用,发挥了扶贫资金最大效益;腾格里经济技术开发区根据贫困户的致贫原因和脱贫需求,采取“点菜式”扶贫模式,对贫困人口采取“一户一法”的方式实行分类扶持,确保产业发展扶持到户、生产生活条件改善到户、致富能力提升到户。

据悉,2016年,我盟创新实施金融扶贫富民工程,累计发放扶贫贷款12.07亿元,惠及0.8458万户农牧民,其中,贫困人口0.1628万户。依托加大产业扶贫、金融扶贫力度,以发展有机农业、高端畜牧业、特色沙产业、精品林果业、休闲农牧业等特色产业为重点,按照“一户一法一策”的措施,全盟将统筹各类扶贫资金3120万元集中用于对5866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精准扶持,确保产业发展扶持到户、致富能力提升到户。

1.内蒙古社区报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内蒙古社区报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内蒙古社区报",不尊重原创的行为内蒙古社区报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内蒙古社区报编辑修改或补充。


阅读延展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