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连浩特市打造“五通示范区”激发边境发展新活力二连浩特
近年来,二连浩特市深入贯彻国家和自治区关于对蒙俄务实合作决策部署,主动融入“一带一路”战略布局和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围绕“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五个方面,全力打造“五通示范区”,激发边境发展新活力。
加强政府之间沟通对接,全力打造政策沟通示范区。二连浩特市与蒙古国乌兰巴托市、东戈壁省和俄罗斯伊尔库茨克市等17个蒙俄省市区建立了友好城市关系,成立二连浩特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建立中蒙俄铁路沿线地区行政长官定期会晤机制,加大地区政府之间沟通对接力度。在全区率先开展“三互”大通关改革,完善中蒙海关载货清单通关模式,人员、车辆通关时间平均压缩40%以上。加大与蒙俄相关地区部门的沟通协调,目前已推动29家企业“走出去”在境外投资,其中11家企业在蒙俄建立境外资源生产加工基地,5家企业在蒙俄建立了粮食种植基地。
强化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全力打造设施联通示范区。二连浩特至蒙古国扎门乌德铁路联络线、二连浩特至锡林浩特铁路、粮食站场改造一期工程、公路口岸旅检通道自助通关一期工程相继投入使用。省道312线二连段、省道312至国道331重载公路建成通车,二连至满都拉图一级公路开工建设,二连机场改扩建项目通过验收,开通至蒙古国乌兰巴托临时航线。二连至集宁铁路扩能改造项目、二广高速二连至赛汉段一级公路封闭改造项目列入国家、自治区相关规划。二连浩特-乌兰巴托-乌兰乌德双幅铁路、高速公路改造以及中蒙俄跨境高速铁路中线工程、中蒙俄油气管道等重大项目列入《建设中蒙俄经济走廊规划纲要》,这些项目全部建成,二连浩特区域性国际物流枢纽作用将更加凸显,向北开放功能将更加完备。
提升对外经贸合作水平,全力打造贸易畅通示范区。利用“去产能”对资源性商品需求下降形成的倒逼机制,鼓励引导企业不断拓展进口种类,蒙古国熟肉制品、饲草和俄罗斯亚麻籽获得进口许可,铁矿石、木材等传统商品和粮食、油料作物等新增商品进口规模进一步扩大,化工产品、水果蔬菜等商品出口量稳步增长,口岸过货量连创历史新高。开通蒙连欧货运班列,推动郑连欧班列常态化运行。抓住国家大力发展“互联网+”行动机遇,积极发展跨境电子商务产业,4家电商企业落户二连、上线运行,其中禹力旗下的“城市商店”已成为蒙古国最大的电商交易平台。
创新跨境金融务实合作,全力打造资金融通示范区。建立健全对蒙金融交流合作机制,畅通金融合作渠道,提升跨境金融服务水平。推动成立了对蒙跨境人民币业务中心,二连浩特市辖区内金融机构与蒙方合作商业银行建立账户行定期互访机制,辖区内5家商业银行对蒙建立账户行关系,3家银行开展对蒙调运人民币现钞业务,2家银行开展图格里克汇率挂牌、现钞兑换业务,1家银行顺利实现调运图格里克现钞入境。去年1月至11月份,人民币现钞调运38笔10.5亿元,人民币现兑换图格里克2.9亿蒙图,跨境人民币贸易结算量达到53亿元。
拓展人文交往合作领域,全力打造民心相通示范区。健全与蒙俄高等院校"2+2"联合办学机制,2016年选拔66名学生赴蒙俄高校深造,招录140多名蒙俄留学生进入二连浩特国际学院学习。二连浩特市第一中学与俄罗斯布里亚特国立大学、圣彼得堡大学、喀山大学签署合作协议,二连浩特市蒙古族中学与蒙古国国立教育大学等签署合作协议。去年接待蒙古国参观交流团88批次1174人次,为蒙俄学生发放奖学金604万元,在该市就读的蒙古国学生增加到778名。加强对蒙医疗交流合作,在蒙医药研究、传染病预防、互派医疗人员开展学术交流等领域建立长效合作机制。二连浩特——扎门乌德中蒙国际那达慕纳入自治区特色品牌项目。去年还成功举办了第三届内蒙古二连浩特“茶叶之路”国际文化旅游节、中蒙俄韩澳国际合唱节等大型活动,中蒙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
1.内蒙古社区报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内蒙古社区报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内蒙古社区报",不尊重原创的行为内蒙古社区报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内蒙古社区报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