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高效农业舞动库伦绿色经济通辽

通辽日报 / / 2017-02-09 21:30

稻香飘飘。肖助摄

“小”荞麦长成“大”产业。呼日勒巴特尔摄

大棚种植带富一方百姓。呼日乐巴特尔摄

蔬菜基地带动农牧民致富增收。李海江摄

水泉乡文家杖子村建起的温室大棚群。李海江摄

现代高效农业项目建设如雨后春笋,“一村一品”特色乡村初具规模,农产品品牌效应加速显现……近年来,库伦旗坚持以促进农民增收为主线,突出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积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凸显当地农业特色,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特色农业百花齐放,品牌农业有声有色,走出了一条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的新路子。

农业转型,建设现代农业新高地。库伦旗是传统农业旗,为了更好更快解决水资源缺乏,水利工程、农村交通等基础设施薄弱,大量青壮年外出务工等制约因素,近年来,该旗着力夯基础强后劲,着力引龙头强产业,着力重示范强引领,着力创品牌强效益,推进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积极转型,有力推进了农业实现跨越发展。2016年,该旗按照“压玉米、增杂粮、扩蔬菜”的总体思路,以粮改经、粮改饲为突破点,农业结构正由“123”向“456”转变,即全旗农作物种植面积由去年的100万亩玉米、20万亩青贮、30万亩杂粮杂豆,转变为40万亩青贮、50万亩杂粮杂豆、60万亩玉米。

在推进结构调整中,该旗立足南部山区、北部沙区不同的地域条件和群众生产生活传统,坚持因地制宜、突出各自特色,实施差异化发展,努力构建多元互补、多极支撑的农牧业产业发展格局。按照示范引领的思路,着力在南部山区增加荞麦与杂粮杂豆种植面积,重点建设1万亩荞麦标准化核心示范基地,以此带动全旗荞麦种植面积向30万亩目标迈进。同时,通过扩大土地流转规模,建设绿洲食品有限公司蔬菜种植示范基地5000亩,带动农牧民发展蔬菜种植1万亩,在20个重点嘎查村发展红花等中药材种植,使全旗药材种植面积达到5000亩。

此外,该旗还将产业结构调整与发展乡村旅游业相结合,依托安代、布鲁等特色文化,“三大寺”、银沙湾等知名旅游景点以及奇特的自然生态景观,打造精品旅游线路,在旅游沿线村屯着力打造以荞麦、药材、林果、蔬菜、葵花等为重点的观光农业示范点,今年将重点发展“农家乐”10户、集中采摘园3个;将产业结构调整与发展庭院经济脱贫攻坚相结合,围绕锦绣海棠、芦花鸡、食用菌、水库鱼等特色产业,发展庭院经济示范嘎查村20个,使庭院经济总面积达到2万亩,进一步拓展农牧民增收渠道;将产业结构调整与建立企业农户利益联接机制相结合,在着力扶持荞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华腾天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蒙药厂、绿洲食品有限公司、绿研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等农牧业龙头企业发展的同时,引导农牧户与龙头企业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建立更加密切的利益联结机制,通过流转土地和发展订单式生产,实现企业运营有优质原料供应、农牧民发展生产有稳定收入保障、地方经济增长有充足后劲支撑。

抱团发展,提升农业产业新规模。“通过合作社这个平台,蔬菜从生产到销售再到贮藏,包括田间技术指导都有了保障,省去了许多中间环节,特别满足了像我这样刚刚开始种植蔬菜,却找不到市场销路和缺乏技术的人的需要,让我既节约了成本又增加了收入。”对于库伦镇元宝山村的蔬菜种植户王向东来说,加入了村里的蔬菜种植合作社为他一家带来了不小的实惠。库伦旗是传统的农业区,土地的规模化经营水平偏低,多数为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生产经营成本高,抵抗市场风险能力差,难以有效应对自然风险、市场风险和安全风险等。近年来,该旗把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重要载体,搭建从传统农业通向现代农业的“桥梁”,促进了现代农业的长足发展。

“我们要依靠科技力量,让土地也成为生产流水线。”库伦镇元宝山村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社长郭杰对记者说。合作社摒弃了传统的低水平粗放经营模式,利用现代经营理念和农业技术,对土地进行集中规划、科学种植和经营。由于科技化程度高、辐射作用强,元宝山村一亩地的蔬菜大棚年收入都在3万元以上。目前,该旗像这样的农村专业合作社和专业协会已经有150多家,涵盖种植、养殖、农机农技、农资、农产品深加工等多个领域,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效载体。如今茫汗苏木依托“茫汗沙漠香稻”原产地认证商标和绿色有机产品商标,发挥“茫汗苏木沙漠水稻种植合作社”“五谷香生态香稻种植合作社”等农牧民专业合作组织作用,建立绿色有机沙漠水稻基地3处。

此外,土地流转也成为了该旗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速农民致富、促进工农业互动协调发展的助推器,使这片土地迸发了新活力。内蒙古绿洲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集蔬菜种植与深加工、蔬菜良种培育与推广、蔬菜存储与冷链物流、智能化育苗与观光生态园、技术培训与指导等为一体的综合型农业产业化食品加工企业,设计规模为年加工脱水蔬菜1万吨,同时为超市市场供应保鲜蔬菜8万吨、酸菜和泡菜6000吨,现在热风脱水蔬菜加工生产线及智能化育苗温室已建成。

“开始有好多农户不理解,通过反复宣传做工作才转变了观念。”库伦镇东皂户沁嘎查党支部书记德力黑插话说,为了做通村民工作,他带头把划进蔬菜基地的自己家30多亩承包地签了流转合同。“明年,我们村还想把另外几片地也租给公司。”尝到租地甜头的安家窑村农民杨勇透露,出租耕地收入了租金,他们还可以就近到绿洲公司的种菜基地打工,两项收入加起来等于拿上了“双薪”。

“公司计划建设1万亩生态观光型蔬菜生产基地,满负荷生产时,除了直接吸纳700个劳动力就业,还需要更多的农民为我们种菜。”内蒙古绿洲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丽霞表示:库伦大部分土地属于较贫瘠的黄土地、沙土地,农民用传统方式种玉米亩产一般在500公斤上下,每亩纯收入在300元左右,而同样的地种蔬菜,亩产在4000公斤上下,每亩纯收入可达3000元左右。公司的目标是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家庭农场+订单”种植的模式,带动农户为企业种菜5万亩以上,实现企业发展与农户致富双赢。目前,该旗确立5个有代表性的承包耕地流转示范点,全旗承包耕地经营权流转面积达到13.86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12.46%。

科技支撑,引领现代农业新天地。科技兴农,人才是关键。无论是推进农业科技创新,还是加快成果转化应用,都离不开高素质的农业科技人才。近年来,该旗加大农业科技人才的培训力度,农业技术的推广犹如扑面春风,给当地农业经济带来了无尽的生机和活力。

库伦镇农民张晓宇就是“科技兴农”受益人之一。以前他家的几亩旱田,每亩收入不到1000元。在参加了全旗开展的农业技术培训班之后,他决定建几个蔬菜大棚,在农业技术人员的细心指导和帮助下,如今他的3个大棚年收入可达3万元。科技农业让当地农民普遍尝到了甜头。

近年来,该旗坚持依靠科技引领,加强科技培训工作,提高农牧民科技素养、技术技能和生产经营管理能力,促进农牧民持续增收。2016年,累计培训农牧民达6.5万人次,使全旗90%以上的农村牧区劳动力得到普遍培训。采取科技服务团巡回指导、现场实训、田间学校等多种形式,培育农牧业科技示范户1000户、种田大户1300户、养殖大户1000户,达到村村都有科技示范户和种田能手。大力推进新型职业农牧民培训工作,围绕该旗重点农牧业产业和标准化建设项目建立旗乡两级实训基地20个,培育新型职业农牧民300名,提高新型农牧业生产经营者综合素质。

除了新技术、新模式,新机具也得到了进一步普及运用。2016年,拨付农机购置补贴中央资金1812万元,累计补贴农机具1429台,受益户1321户。为避免发生重特大农机事故,该旗切实抓好农机安全工作,2016年完成车辆上户612台,共考核驾驶员674人。同时,为不断提升农机培训水平,在农闲季节开展了4期拖拉机驾驶员培训班,培训学员362人。(特约记者刘向美 通讯员 郝秀娟)

1.内蒙古社区报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内蒙古社区报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内蒙古社区报",不尊重原创的行为内蒙古社区报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内蒙古社区报编辑修改或补充。


阅读延展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