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日根嘎查农民高跷队 演绎农村新生活阿拉善盟

阿拉善日报 / / 2017-02-13 12:16

图日根嘎查农民高跷队的演员们在锣鼓声中穿行而过,成为乡村一道独特的传统文化景观。

“咚咚锵,咚咚锵,咚锵咚锵咚咚锵”……伴随着喜庆的锣鼓声,巴润别立镇图日根嘎查的高跷大秧歌扭了起来。2月9日,中午刚吃过午饭,巴润别立镇图日根嘎查农民高跷队的演员们就被临村——塔塔水嘎查的村民们邀请前去表演。花旦、小生、丑角……扮演成形形色色传统戏剧角色的演员们在锣鼓声中穿行而过,成为乡村一道独特的传统文化景观。

“现在嘎查条件这么好,有广场、有活动室,大过年的,乡亲们一起玩玩,自己热闹了也给观众们分享了快乐。”高跷表演中,最初设置了如渔翁、媒婆、小二哥等底层人物形象。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开始将许多汉族传统戏曲和民间故事里的人物形象加入进来,以各种滑稽幽默的扮相愉悦观众。今年48岁的魏月萍可以说是高跷队的“台柱子”,一副微胖身材,头上插花,脸上“点”雀,一手挥扇子,一手举烟斗,边摇边唱,风趣诙谐的农村媒婆打扮让观众乐不可支。

在魏月萍的记忆里,过去大家农时种地,到了春节农闲时,就扭起秧歌。可是慢慢的,活跃的秧歌队不见了,一些传统的民俗也逐渐被淡忘了。1993年,图日根嘎查成立了高跷秧歌队,当年的元宵节上,社火表演队达到了200多人,十里八村的乡亲都赶来观看,表演场面很是热烈。

踩高跷是群众喜闻乐见的一项民间文艺活动,只要锣鼓点一响起,年味就显得更浓厚了。20多年过去了,图日根嘎查这支高跷秧歌队的社火表演一直延续着,20多年社火队员换了一批又一批,却始终不改他们对古老民俗的坚守,嘎查几乎户户都有高跷队员。

“不管走到哪,只要面具一戴,就有人来围着高兴地照相,我觉得也挺开心的。”43岁的郭建军从十几岁就加入了高跷队,扮演猪八戒也已经有12年了。对他而言,爱凑热闹的八戒走到哪里,就给哪里带去欢笑。不时做出几个“性感动作”,还能让大家开怀一笑。

秧歌演出的好与坏,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鼓点。锣鼓敲打起来要节奏明快。在高跷队几位锣鼓伴奏演员中,年龄大的已是古稀之年,从1993年至今,尽管高跷队的队员换了一批又一批,但他们却始终如一地用民俗社火的热情感染着别人,也快乐着自己。

踩高跷队伍里,今年又多了些新队员——几个十几岁的孩子,他们是秧歌队的新生力量,更是传统民生文化的传承者。高跷,这门脚下功夫,被他们踩出了新花样、踩出了新滋味。它不仅活跃了乡村文化生活,也凝聚了农牧区民心。记者徐爱翔

1.内蒙古社区报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内蒙古社区报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内蒙古社区报",不尊重原创的行为内蒙古社区报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内蒙古社区报编辑修改或补充。


阅读延展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