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中国马铃薯农场主大会剪影【组图】乌兰察布

乌兰察布日报 / / 2017-03-01 19:51
春季的三个月谓之发陈,是推陈出新的生命萌发时令,天地自然都富有生气,万物显得欣欣向荣。这不,2月25—26日在察右后旗希望的田野上隆重召开了第四届中国马铃薯农场主大...

共商薯业发展大计 推进品牌驱动战略───第四届中国马铃薯农场主大会剪影

QQ图片20170301101345

2月24日至26日,以“品牌驱动、精准扶贫”为主题的第四届中国马铃薯农场主大会在察右后旗召开品牌驱动、精准扶贫”

QQ图片20170301101403

“后旗红”马铃薯畅销全国

春季的三个月谓之发陈,是推陈出新的生命萌发时令,天地自然都富有生气,万物显得欣欣向荣。这不,2月25—26日在察右后旗希望的田野上隆重召开了第四届中国马铃薯农场主大会。来自全国各地的500余名马铃薯产业领军人物和种植大户齐聚一堂,为马铃薯产业发展“点题”。

从淀粉、粉条、薯片等初级产品到化工酒精、工业辅料等深加工产品,马铃薯实现了由一种形态到多种容颜的外貌变化,在科技、品牌的带动下,以“土豆、洋芋”为乳名的马铃薯走出大山,改变了妆容,以新的面貌、新的产品形式出现在世人面前,实现了由“土豆豆”到“金豆豆”的神奇蜕变。

沿着展区线路,嘉宾们一家一家地仔细观看,详细了解马铃薯的价格、产量、优势等情况,领略了马铃薯从初级产品走向纵深的产业发展之路,了解马铃薯科学化种植所需的步骤和肥料,让你瞬间感受到马铃薯在百姓一日三餐中的重要性。

令人欣喜的是,展厅内的马铃薯大小各异,颜色不同,有不足鸡蛋大小的马铃薯,也有橄榄球大小的“巨无霸”;有的身着传统土黄色外衣,还有的穿上了紫色、粉色的时尚新装,其中“后旗红”格外引人注目,这个生长在火山脚下的马铃薯品种成为这次大会的“新宠”。

在论坛会上,台上台下专家学者来了一场关于马铃薯种植的“文化沙龙”,答疑解惑的对话,在现场交叠出许多火花。专家同声相应,农户同气相求,令人对他们的巨大合力更增期待。专家们纷纷表示:“丰富的土地资源,独特的地理区位条件,使乌兰察布成为最适宜发展马铃薯产业的地方。别的地方有什么好经验、好做法,你们都可以大胆学、大胆用,使乌兰察布真正成为享誉全国的‘中国薯都’”。

本次大会的举办有利于提高生产的组织化程度,有效的整合马铃薯产业技术资源和信息资源,可形成持续和稳定的信息交流与合作关系,实现产业发展、企业增效、农民增收共赢的局面。

在一片欢声笑语中,第四届中国马铃薯农场主大会圆满落下帷幕。农场主们满载知识和技术回到田野里,种出更好的马铃薯,科学家们带着农户的种植希望来到实验室,培育和发明出更加健康的种薯和技术。相信,乌兰察布马铃薯产业的明天将更加光明。■/文记者 刘洋 ■/图记者 张晓鹏

1.内蒙古社区报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内蒙古社区报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内蒙古社区报",不尊重原创的行为内蒙古社区报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内蒙古社区报编辑修改或补充。


阅读延展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