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兰察布市多措并举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乌兰察布

乌兰察布日报 / / 2017-03-16 08:24

“3·15”宣讲活动进校园。进一步增强了广大师生的消费维权意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和消费观念,进一步拓宽了广大师生消费维权渠道,树立了工商部门为民办事的良好形象。

“真的非常感谢消协的工作人员,要不是你们,我吃定了哑巴亏啊!”家住丰镇市的消费者张女士在维权成功后难掩喜悦之情,不停地向丰镇市消费者协会的工作人员表示感谢。去年3月,张女士从某门市部花费6500元购买的木门无任何标志和相关手续,因此张女士怀疑有质量问题,并向当地消协举报。丰镇市消协通过实地调查发现事实确如张女士所言,随后联系经营者并依据相关规定进行调解协商,最终为张女士争取到经营者补偿款13500元。

2016年4月,家住兴和县的连先生向当地消协投诉,称其在某商场花费700元购买的轮胎使用了13天就爆炸了,并且经营者拒绝更换。兴和县消协工作人员经过调查了解情况后,组织双方进行调解,最终达成协议,连先生支付经营者轮胎折旧费200元,经营者给消费者更换新轮胎,连先生得到了满意的处理结果。

这些案例是乌兰察布市各级工商质监部门以及消费者协会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一个缩影。

2016年,乌兰察布市各级工商质检部门、消费者协会充分发挥自身工作职能,在围绕消费教育指导,强化对重点服务领域的社会监督,营造诚实安全和谐的消费环境等方面开展了扎实有效的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亮点纷呈。特别是在加强“三级”网络建设,畅通投诉渠道方面,全市共建立基层工商所消费者协会71个,投诉站、联络站200个,投诉中心做到专人负责、管理、记录,做到咨询快、记录快、处理快,给消费者满意的答复。

记者从市消费者协会了解到,2017年消费维权年主题为“网络诚信,消费无忧”,该主题的确定将进一步关注网络消费热点问题。

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目前已经成为全球网民人数最多、电子商务渗透率最高的国家,电子商务零售市场规模全球排名第一,网络消费越来越成为消费者生活形态和消费模式中新的消费符号。以互联网为载体的新兴网络消费满足了人们对消费品质的追求,使消费行为不再受时空限制,符合消费者对于个性化、多样化消费的需求。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以电子商务为主要内容的网络经济发展迅猛,逐渐成为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最大限度地扩大了消费增量、盘活了消费存量,强化了消费者自由选择、自主消费权。所以,推动网络消费环境改善,对优化升级人们的基本需求、释放消费潜力具有重要意义。

机遇和挑战并存,直面网络消费的现实意义,也要看到它背后存在的问题。直观的,网络购物相对于实体店购物,消费者在知情权、求偿权、公平交易权、个人信息安全等方面都面临更大挑战,网络经营者失信行为时有发生,消费者投诉难、索赔难,信息泄露事件频发,已然成为消费侵权的重点多发领域。面对新型网络消费模式,消费者普遍囿于地域限制、网络技术能力限制和对相关政策了解不足、消费信息不对称、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给部分经营者造成可乘之机。

据市消费者协会秘书长介绍,今年,我市将继续紧紧围绕消协年主题,组织开展宣传活动,通过广泛宣传,促使全社会更加重视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激发社会各界对消费维权工作的认知、重视和支持,努力营造起齐抓共管的消费维权氛围。同时,要积极关注和及时回应消费者需求,加强市场巡查,加大消费维权案件查办力度,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商品、各类欺诈消费者以及侵犯消费者权益的霸王条款等违法行为,坚决取缔无照经营、黑作坊、黑窝点,切实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

全市各级工商质监部门和消费者协会将面向消费者和经营者,组织开展不同类型的便民服务活动,切切实实为消费者排难解忧,尤其在民生反映比较突出的商品和服务领域,如食品、电信、快递、保险、旅游等行业中存在的大量不讲诚信损害消费者权益行为,采取以案说法、跟踪暗访等多种形式将严重损害消费者权益的违法行为向社会公开披露,并通过加强日常巡查、开展专项整治等措施,全力净化行业消费环境,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同时,全市各级工商质监部门和消费者协会将继续发挥消费教育在消费维权工作中的积极作用,组织开展消费教育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市场、进农牧区活动,普及科学消费、生态消费、安全消费等知识,引导消费者科学消费、理性消费。

“由于这几年的网络消费越来越火爆,整治网络消费环境也是亟待解决的一个现实问题。所以今年中国消费者协会确定这个主题,也就是要推动中国的网络环境更加优化、规范化、法制化,使更多的消费者能够愿意通过网络消费,来感受快捷、方便和实惠。”面对日益突出的网络消费问题,市消费者协会秘书长提醒,消费者要擦亮慧眼,理性消费合理维权。“近几年,随着居民消费升级,网络购物、汽车消费、手机维修、服务纠纷、假冒伪劣成为消费者维权投诉热点,尤其是网络消费维权更是新课题。作为消费者在网购的时候,首先要具备一定的网络知识和认知水平,要合理消费,消费者不能一味地认为越便宜越好,只要便宜我都买,网络消费不能太任性,一定要有法制观念,要理性消费。”

1.内蒙古社区报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内蒙古社区报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内蒙古社区报",不尊重原创的行为内蒙古社区报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内蒙古社区报编辑修改或补充。


阅读延展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