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日古德:今年要让所有的贫困户脱贫锡林郭勒盟
“大棚里面的温度你得格外注意,到了下午太阳要落山的时候就得把棉毡子放下来。中午十一点的时候,得给大棚通风,不然这些菜容易捂出毛病。”“好,我都记住啦!”付亮正在跟着种菜师傅学习种菜经验。
付亮是苏尼特右旗额仁淖尔苏木阿尔山善图嘎查的贫困户,2013年,在嘎查党支部书记布日古德的牵头下,成立了阿尔善图蔬菜种植合作社,目前共有6座大棚,种了水萝卜、黄瓜、茄子、西红柿、草莓等十余种农作物,每座大棚的年收入在3到5万元。随着合作社的经营逐步走上正轨,布日古德计划着吸收贫困户入股,让他们早日脱贫致富。“等付亮学的差不多了,我们打算让他和另外一户贫困户共同经营大棚,这样他们每年能增收3万元,很快就能告别贫困。”
在过去的阿尔善图嘎查,牧民们的思想比较守旧,嘎查的产业结构单一,基础设施薄弱,2014年以前,该嘎查建档立卡国标贫困户有35户。2014年至2016年,有15户牧民通过免费发放基础母畜顺利脱贫致富,但是剩下的贫困户草场面积小,质量也一般,有的家庭严重缺乏劳动力,只靠单一的发放牲畜很难脱贫。
针对这种情况,布日古德也跟大多数牧民一样,开始转变思路,寻求更加稳定的脱贫方式。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布日古德提出了以科技为先导、发展产业结构为主线,推行“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的生产经营模式,针对每户不同的致贫原因,为他们量身制定脱贫的法子。
由于离赛汉塔拉镇只有7、8公里远,运输非常方面,阿尔善图蔬菜种植合作社主要供应赛汉塔拉镇的蔬菜市场。我们在采访的过程中,也碰到了来自周边的居民采购蔬菜。布日古德告诉记者,这些贫困户在种植蔬菜、销售经营方面有了一定经验之后,他打算申请扶贫项目,帮助他们打造农家院、采摘园等等,使他们真正拥有自己的产业,从此彻底拔掉穷根儿。
除了蔬菜大棚,2015年,布日古德还牵头成立了海力苏养牧专业合作社,其中有3户同样是建档立卡的贫困户。贫困户的入股资金怎么来?布日古德告诉记者,他们的入股方式很灵活,可以以草场、牲畜、资金等形式加入合作社。去年,合作社下属的旅游点试运行,取得了良好成效,3户贫困户每户分得了价值2000元草料的分红。
“我们嘎查现在的思路就是要搞多种产业共同发展,这样既能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也能够为牧民谋求发展之路。产业做大做强了,还能带动更多的贫困户增收致富,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创业就业。我们也给自己定了个目标,到2017年要让这些贫困户全部脱贫,全嘎查的牧民都要过上幸福富裕的新生活。”布日古德对未来嘎查的发展方向很有想法。
下一步,该合作社将继续整合牧业资源,将分散的草场连接成片,将传统的粗放养牧转变为现代化的精细养牧。再把分散的资金整合到一起,同时,还优先让贫困户到合作社务工,每月的工资也不少,既能拿工资,又能分红利。这样一来,就把合作社的生产经营状况与牧户的切身利益捆绑在一起,不仅有效地整合了各种资源,还极大地提高了贫困牧户的生产积极性,使他们彻底转变思想,靠自己的双手勤劳致富。
1.内蒙古社区报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内蒙古社区报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内蒙古社区报",不尊重原创的行为内蒙古社区报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内蒙古社区报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