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者荣耀”屡屡“闯祸”,谁来背锅?阿拉善盟
“作业写完了吗?就来打游戏!这么坑,是小学生吧?”随着手机游戏“王者荣耀”日渐风靡,玩家间就一直流行这么一句话。由此可见,中小学生已成为这款当红手游玩家中不可忽视的一个群体了。然而,这些年幼孩子的世界观、人生观尚不成熟,较之成年人更容易沉迷游戏、深陷其中,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警惕。
熊孩子因“王者荣耀”屡屡闯祸
前些日子,巴彦浩特11岁的小朱同学因为痴迷“王者荣耀”成绩下降,被家长没收了手机,而他却不知悔改,还一心惦记着游戏。几次讨要无果后,小朱打算再买一部新手机,无奈钱不够,就把主意打到了父亲身上。趁家人不注意,他偷偷拿了父亲价值两万多元的手表,并以300元的价格卖给了同班同学小魏。
所幸,小魏同学的父亲看到儿子腕上价值不菲的手表后,几番逼问,在得知了手表的来源后,及时联系小朱同学的父亲并归还了手表。
无独有偶,巴彦浩特这几天又发生了一起“豪气充值坑爹妈”事件。某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在游戏账号上偷偷绑定了母亲的银行卡,短短几个月,仅在游戏中购买人物道具和皮肤就花费了5000多元。
6月27日20点左右,距离学校放学已有一个多小时了,记者在经过阿左旗某中学校门口时,看到四五个穿着校服的孩子还抱着手机坐在学校对面某银行门前打手游。一个男孩告诉记者:“在家爸妈不让玩,在学校老师不让玩,所以我们就趁放学这点时间赶快‘黑’两把。”记者在交谈中了解到,“王者荣耀”已经风靡校园,“我们班百分之八十都会玩儿,女生也玩,不会玩的都太‘low’了吧!”另一个孩子对记者说。
小游戏迷愁煞老师和家长
孩子们玩“王者荣耀”除了影响学业,让老师们同样担心的是被“王者荣耀”“扭曲”的历史。他们认为,小学生都还没学过真正的中国历史,让游戏先入为主,形成了对历史人物的角色定位,会对历史有误读。
一名小学语文老师说起“王者荣耀”,有些哭笑不得。她告诉记者,有一次自己在讲古诗《望庐山瀑布》,讲到诗人李白时,班里就有十几个孩子都在窃窃私语,讨论着“李白是刺客”之类的话题。这名老师说:“我了解了一下,在‘王者荣耀’中,荆轲变成了女的,诗仙李白变成了刺客,名医扁鹊是用毒高手。即便是游戏也应该尊重历史啊。”
家长徐女士告诉记者,因为“王者荣耀”,自己和14岁的儿子“斗智斗勇”已经大半年了。“我家孩子对这个游戏非常迷恋,最严重的时候是今年寒假,我们上班,他在家,一玩就是六七个小时。后来我们不准他玩,他晚上就偷着玩。我们没收了他的手机和平板电脑,他就不吃早点,省着钱买了新手机,真拿他没办法。”徐女士说。
今年2月,腾讯推出了“成长守护平台”系列服务,协助家长对未成年子女的游戏账号进行健康行为的监护。平台涵盖旗下包括“王者荣耀”在内的数百款游戏产品。徐女士以为这回自己总算能松一口气了,没想到在查看儿子手机时发现,孩子居然有三个不同的账号。“现在的孩子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这个平台基本形同虚设。”徐女士说。
记者了解到,徐女士的儿子在这大半年中,眼睛近视度数从300度,飞速增长到650度,徐女士觉得主要原因也是玩“王者荣耀”。
孩子深陷“手游泥沼”谁之过
记者在几天的走访中发现,战斗、刺激暴力、对抗是手机游戏吸引孩子们的主要原因。孩子们一掷千金升级武器装备、提高战斗力、提升游戏等级,大部分都坦言:“是为了在同学中更有面子。”
记者采访了阿左旗网安大队大队长桑国军,他分析了孩子们沉迷手机游戏的原因,总结出三点:“一是孩子们世界观、人生观尚不成熟,更容易沉迷游戏。二是有些家长不愿意花时间陪伴孩子,为了不让孩子影响自己,图一时消停,就给孩子玩手机游戏解决问题。三是游戏运营商为了自身利益,对这种现象听之任之,对有关部门下达的政策敷衍塞责,应付了事。”同时,他也提醒广大家长,我国《网络游戏管理暂行办法》第二十条规定:网络游戏虚拟货币交易服务企业应当遵守以下规定:不得为未成年人提供交易服务。所以,如果您的孩子在游戏中一掷千金,可以寻求司法帮助。
孩子们沉迷游戏一直是让全社会忧虑的问题。家长忧心,却难以监管;学校费心,却屡禁不止;只有全社会形成共识,筑牢一面强大牢固的“防护墙”,才能帮助孩子们脱离“手游泥沼”!
1.内蒙古社区报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内蒙古社区报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内蒙古社区报",不尊重原创的行为内蒙古社区报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内蒙古社区报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