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节 一大家族40多人诵诗文晒家风通辽
苑晓红朗诵《如果有来生》。
10月1日下午,10岁的刘佳宁随父母从长春赶回通辽,和大家族的亲人们团聚。
一路上,刘佳宁一遍一遍地朗诵着诗词,想要在“苑氏家族诗文朗诵会”上,给长辈们一个惊喜。下车后,刘佳宁甩开母亲,脚下生风的跑进环哲书城。此刻二楼的文化讲堂里,已是座无虚席。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4岁的毛腾淏正在奶声奶气的朗诵《咏柳》,小家伙似乎继承了做播音主持工作的父亲的基因,抑扬顿挫的声调很有“艺术范儿”,引得不少前来买书的市民挤在后排看“热闹”。
没有明星大腕儿,没有社会政要,族人们都是今天的这个舞台上的主角。说起诗文朗诵会,苑氏家族人一脸的自豪。“我们这个大家族四世同堂,算起来足有70多口人。国庆长假有30多口人出去旅游了,今天参加朗诵会的40多人是八个家庭的成员,上至耄耋老人,下至三五岁幼童都积极响应……”苑氏家族成员、环哲书城的当家人苑乃林介绍着。
诗文朗诵会上,苑乃昌的“变化版”的《清明》,万增祜的原创诗歌《你是我的兄长》,崔子瀚的《长歌行》,师永德的原创哲理诗《女人》、《老伴》,苑广杰的原创散文《淘到一幅画》,张成武的原创现代诗《人生豪迈》……耄耋之年老当益壮,四五岁孩童初生牛犊不怕虎。一个个精彩的诗文朗诵,一个个激情澎湃的表演,营造了文明祥和、团圆和谐的节日氛围,同时把苑氏家族的浓郁的文化家风宣泄的一览无余。
“每年春节,我们这个大家族都要举办家庭‘春晚’,主持人要竞争‘上岗’呢。琴棋歌舞,吟诗作画,同学们听了都羡慕呢。”苑氏家族的几个在外地读书的大学生自豪的向围观的人介绍着……
“辽河西岸四十里/硬化路围绕两岸如金项链挂起/花草树木翩翩起舞感恩天地/现代化设计设施如入仙境惊异……”在这些朴实无华、通俗简洁的诗歌中,旁观者不约而同的赞叹书香门第的乐观与积极。其实,苑氏家族积极向上的家风源于苑氏的先辈苑荫芳。被誉为医学泰斗的苑荫芳是当年通辽的四大名医之一,他独创专治脑囊虫病的中药“千金丸”,拯救了大江南北近十万的脑囊虫病患者。老人强烈的责任感和孜孜以求的精神言传身教,后辈们耳濡目染。良好的家风,也营造出一个个积极向上的小家庭。2014年,苑氏家族被评为“通辽市最美家庭”。
如今,除了家族联欢及朗诵会的形式文明过年以外,每逢清明节也要采用诗歌的形式祭祖……亲人之间以诗歌交流的方式已经成了习惯。诗词美化着苑氏家族人的生活,丰富着他们的情感,让他们在忙碌紧张的工作与生活中,享受到一份美好与乐趣。
1.内蒙古社区报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内蒙古社区报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内蒙古社区报",不尊重原创的行为内蒙古社区报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内蒙古社区报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