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在寒风中绽放—— 记全国道德模范周艳梅通辽

通辽日报 / / 2018-01-04 15:01
2017年10月19日,一个女孩在她的微信上引用了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的一句话:以金相交,金耗则忘;以利相交,利尽则散;唯以心相交,方能成其久远。

周艳梅在学校食堂做兼职贴补家用。记者 张启民 摄

2017年10月19日,一个女孩在她的微信上引用了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的一句话:以金相交,金耗则忘;以利相交,利尽则散;唯以心相交,方能成其久远。

当时她做梦也不会想到,一个月后,她会与总书记握手。

“那是令我一生都难忘的时刻”

2017年11月12日上午,一个电话打了过来。

“你是周艳梅吗?

“是,我是。”

“你被评选为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了,准备一下,到北京领奖。”

“……哦……啊!”

挂掉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打来的电话,周艳梅的脑袋“嗡”得一下,她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我当时都惊呆了,我也没做什么呀!怎么会得到这么高的荣誉呢!”

接到通知的通辽职业学院领导安排她去北京的行程。这一切,对这个23岁的女孩来说实在有点太突然,她没有想到,更大的让她终生难忘的事儿还在后面。

11月14日,周艳梅人生第一次登上飞机,第一次来到首都北京。

11月17日9时30分,周艳梅和参加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的600多名代表一起,在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怀着激动的心情,接受习近平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我当时感觉太幸福了,我见到总书记了。总书记走过来和大家握手,我站在第三排,也把手伸了过去,他也把手伸向我,和我握手,我当时激动得哭了。总书记的手好温暖,我太幸福啦。”

幸福的时刻虽然是短暂的,但留给周艳梅的幸福记忆却是终生难忘的。

“我只不过是做了每个女儿都会做的事”

周艳梅的家在赤峰市宁城县大明镇城东村,从她来到这个世界的那一天开始,不幸就接连而至。

23年前,襁褓中的她被亲生父母抛弃,善良的周全将她抱回家。周全给她起了个漂亮的名字——周艳梅,“这孩子命苦,取这个名字就是期望她像梅花一样不畏严寒。”从此,周艳梅有了一个充满爱的家。小时候,周艳梅感觉自己和其他的小朋友没有什么不一样,因为爸爸妈妈会给她新鲜的牛奶、饼干和很多好吃的。三口之家过着简单而又幸福的生活。

天有不测风云。2003年11月的一天,母亲李素英正领着9岁的周艳梅在村里散步,一辆面包车突然从母女俩身后直冲过来,李素英为了保护女儿,将小艳梅一把推开,自己却被面包车撞上了。李素英全身瘫痪,住进了医院。为支付高额医疗费,周全每天走乡串村卖油条赚钱,照顾养母的重担就落在了9岁的小艳梅身上。

“12年来,她每天早上帮我穿衣服、刷牙、洗脸、喂饭,然后一路小跑去上学;中午放学,回家做饭、喂饭,给我擦洗身子、活动筋骨、敷药按摩、洗漱更衣、倒屎倒尿,换洗床单、被褥,再匆匆忙忙去上课;晚上放学回来,匆匆赶回家做晚饭、做家务,服侍我睡觉。每次全部收拾完都得到9点以后,然后她才歇下来做自己的功课。”

一天,她上学前问母亲要不要大便,母亲说不。等她中午从5里地外的学校回到家的时候,发现躺在炕上的母亲表情有些不对劲,她就问:“妈,你怎么了?”母亲非常难过地哭了,愧疚地说大便弄在床上了。“那怕什么呀!我收拾不就行了吗!”李素英回忆起那段日子数次哽咽,泣不成声,“我照顾了她9年,她却要照顾我一辈子。”

“当时出院时,医生说我的母亲生存期可能只有两年,但是你们看,我妈妈的状态现在特别好。”说到母亲,周艳梅眼里满满的欣慰。

她在微信里这样写道:

7月3日,天气热的妈妈难受,大中午的不睡觉要出来,我陪妈妈在树荫下。

9月29日,今天天气特别好,妈妈的心情也很好,陪爸妈在家真的好开心啊!

10月13日,今天是妈妈的生日,她66岁了,虽然我不在他们身边,不能给她做长寿面,但是今天的祝福我已经提前送达。谢谢您的疼爱,我的妈妈。

从不乱花钱的周艳梅,对自己很小气,对母亲却很大方。别人给她的新衣服,她留起来想给母亲穿,而自己穿的多是亲戚朋友家孩子不要的旧衣服。在同龄女孩纷纷开始化妆打扮的时候,周艳梅梳着最简单的学生头,把有限的钱都用在了日常开支和母亲身上。“我少买件衣服,少吃顿好饭,妈妈就能多买些好药,少遭点罪。”

“你们就是我的亲爸亲妈”

都说爱笑的女孩,运气不会太差,可是命运并眷顾这个女孩。周艳梅14岁时,养父周全患中风瘫痪。父母看到周艳梅小小年纪就要承受照顾瘫痪父母的重担,看在眼里,疼在心上,把埋藏在心里多年的秘密告诉了女儿。周全仍然记得当时对艳梅说的话,“你别恨你的亲生父母,如果没有他们生了你,我和你妈也不可能捡到你,他们有可能过得不错,如果你想去找他们,我跟你妈绝不拦着。”

当时正在切菜的周艳梅心里“咯噔”一下,脑子一片空白。手中的刀把手指划破了,留出来的血一滴一滴,滴在她的心口上。周艳梅哭着说:“你们别再说这话了,我哪也不去!这就是我的家,你们就是我的亲爸亲妈。”

小艳梅心里想:这个家需要她,离不开她。为了减轻负担,小艳梅来到村里的小超市,请求店主让她在那里打工。“我那时候小,也没啥能让我干的活呀!老板就让我站在超市门口看柜台上的糖果别让人拿走不给钱。每天放学后我都准时到超市尽心尽力地看柜台,老板每天都会给我几块钱。我特别高兴,因为我可以赚钱养家了。”周艳梅一边回忆一边开心地笑了。

从那时候起,周艳梅找遍了村子周边的超市饭店,到处打工,无论是看超市还是到饭店刷盘子洗碗,只要让她干,她就拼命地干、认真地干。她心里清楚,那些老板是因为知道她家的艰难情况,才让她留下的,其实是在帮助她们家,她一直对他们心存感激。

从9岁到23岁,多少个日日夜夜,周艳梅照料养母养父,任劳任怨,不离不弃。

周全很庆幸当年收养了小艳梅,“这是我这辈子最正确的决定。”

2016年,周艳梅考上了通辽职业教育学院,成为一名护理专业的大学生。

“学习护理专业,更好地照顾我的爸妈”

周艳梅说:“在我妈住院的时候,我就有了长大以后当一名护士的想法。我当时想,要是我会打针输液,那妈妈就不用去医院了,我在家就可以给她打针。后来爸爸得病以后,更坚定了我长大后当一名护士的想法。等我毕业了,我就回我们老家工作,离家近,方便照顾爸妈和更多像爸爸妈妈一样的人。”

走进大学校门的周艳梅更加坚强,身为班长的她在完成班务工作和学习任务后,找到学校食堂,请求给她安排一份勤工俭学的工作。学校领导了解情况后安排她在课余时间到食堂干一些刷盘子、洗菜、摘菜的辅助工作。“我在学校食堂打工,每个月可以赚200元,伙食费也给免了,这可是解决我的大问题了。”说到这儿,周艳梅开心地笑了。

上了大学后,周艳梅时刻惦记着家中的父母,每隔两个星期就回家一次。“我爸的身体好多了,现在可以拄着双拐下地,干一点简单的家务活还能照顾妈妈了。”

“这个孩子的学习成绩非常好,积极乐观向上,整天都在笑,从她的脸上根本看不出来她经历了那么多磨难,同学老师都很喜欢她。”护理系主任祖淑梅说。

同学殷波这样说,“我和周艳梅是高中和大学的同学,高中3年,影响我最深的一件事儿就是我们有早读,早晨5点就要早读,她能做到4点钟就到教室。她的坚持感染着我们身边每一个人。”

“逆境中有阳光,没有负能量。周艳梅经历了很多不幸,但是她不怨天尤人。在她的世界里,没有过不去的坎儿。周艳梅让我们相信,乐观和坚强是战胜一切困难的最好方法。”舍友刘洋深情地说。

周艳梅,一个爱笑的女孩,一个坚强的女孩,她像一朵梅花,在寒风中绽放。

1.内蒙古社区报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内蒙古社区报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内蒙古社区报",不尊重原创的行为内蒙古社区报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内蒙古社区报编辑修改或补充。


阅读延展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