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察哈尔羊肉锡林郭勒盟

锡林郭勒新闻网 / / 2019-03-17 00:19

2016年7月11日,经国家质检总局第63号公告批准,察哈尔羊肉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此次批准的察哈尔羊肉地理标准保护产品地为镶黄旗、正镶白旗、正蓝旗、太仆寺旗、多伦县5个地区,这是锡林郭勒盟继苏尼特羊肉、乌珠穆沁羊肉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后,第三个获此殊荣的肉类产品。

“察哈尔羊”是在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南部细毛羊养殖旗,为适应当地自然、资源条件和市场需求,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运用杂交育种的方法,以内蒙古细毛羊为母本,德国肉用美利奴羊为父本杂交育种、横交固定和选育提高,培育而成的一个体型外貌基本一致,抗逆性强,肉用性能良好,繁殖率高,遗传性能稳定的优质肉毛兼用羊新品种。2013年9月24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羊专业委员会有关专家,对察哈尔羊新品种进行现场审定。认为“察哈尔羊”新品种符合国家畜禽新品种审定和遗传资源鉴定要求。2014年2月27日,农业部第2068号公告颁发畜禽新品种证书。因育种区正蓝旗、镶黄旗、正镶白旗是蒙古族察哈尔部落的主要居住区域,所以培育出的品种称为“察哈尔羊”。

察哈尔羊具有肉毛兼用、生长发育快、繁殖率高、耐粗饲、适应性强、遗传性能稳定、产肉性能高、肉质好、适合干旱半干旱草原放牧加补饲饲养,养殖效益高等特点。察哈尔羊肉被成功列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对锡林郭勒盟发展肉羊品牌产业,保护南部羊只细毛品质,增加农牧民收入,打造优质绿色羊肉品牌,促进草原生态保护具有积极的作用。

羊分为绵羊和山羊,察哈尔羊属于绵羊范围。绵羊在蒙古语中被称为“哈伦胡舒图”,直译为“有热嘴喙的家畜”,比喻吉祥,是蒙古族宴会、祭祀等活动中上乘的乌兰伊得(红色的食品)。在汉语中,一些美好的字词都与羊有关,如羊大为“美”、鱼羊为“鲜”、有羊为“祥”。羊是人类最早驯养的家畜之一,宋朝之前宫廷宴席上大都以羊肉为主,蒙元时期羊肉在宫宴上更是居于统领地位,元代太医忽思慧在中国饮食治疗和保健品领域中的经典之作《饮膳正要》中对羊肉的食用营养价值多有记载。马和羊是蒙古人游牧生涯中的主要畜种,《元史》中有“国家以兵得天下,不藕粮食,惟资羊马。马以备军需,羊以充赐予。”为了保证内廷有充裕的食用羊,除地方上贡羊之外,朝廷还于至大四年(1311年)十二月,设立了专职机构尚牧所。清朝时期,锡察草原上的羊也被作为皇室贡品,为王公贵族所享用。

羊是蒙古人饮食文化的主要材质,没有了羊肉也就无从谈及蒙古族饮食文化。羊肉的吃法很多,有手扒肉、烤羊腿、烤全羊、做馅、涮羊肉、烤羊心、油包肝、炒羊杂、煮羊头羊蹄、灌血肠肉肠等,其中最常见的吃法是手扒肉和涮羊肉。所谓的“手扒肉”就是用手拿着吃的羊肉,清煮后把肉放在大盘置于桌子中央,大家手拿蒙古刀大块大块地割着吃。涮羊肉多选用羊的外脊、后腿、羊尾等部位,切成薄片,放在火锅沸汤中轻涮后蘸料食用,有“翻滚即食的羊肉最鲜香”的美誉。由于草原上散养的的羊吃的是纯天然优质牧草,所以羊肉几乎是自带调料,因而牧民祖祖辈辈流传下淡盐水煮肉的做法成为最佳的烹饪方法。

锡林郭勒草原环境与人口密集的城市相比,没有空气污染;与过度依赖化肥农药的农田相比,没有土壤污染问题;与大量耗水排水的工业地带相比,没有水污染问题。在当今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的情况下,草原上牛羊无异是生活在“世外桃源”。由此,察哈尔羊肉肉质细嫩、肥瘦相间、滋补开胃,被称为“肉中人参”,当地妇女在产期有喝羊肉汤、羊肉粥的习俗。羊肉不仅是草原上人们喜欢的食品,同时也受到各地消费者的欢迎。在我国上海、安徽、山东、江苏、湖北、浙江一带,有三伏天吃羊肉的习俗,2002年7月11日这个习俗被正式命名为伏羊节。伏羊节是从入伏的第一天(夏至后的第三个九天、也称初伏)开始,末伏(立秋后的第一个九天、也称三伏)结束,持续近一个月。伏天吃羊肉暗合“天人合一”的质朴养生理念,有“伏羊一碗汤,不用神医开药方”“吃伏羊享健康”的说法。伏天吃羊肉是以热制热,排汗解毒,将冬春之毒、湿气驱除,补虚健体。伏羊节食羊,既是对羊肉本身鲜美味道的品尝,也是对羊肉药用功能的充分利用。各大城市一年一度的伏羊节,为锡林郭勒察哈尔羊肉提供了广阔市场。

1.内蒙古社区报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内蒙古社区报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内蒙古社区报",不尊重原创的行为内蒙古社区报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内蒙古社区报编辑修改或补充。


阅读延展


热文榜单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