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流韵 风情无限包头

包头新闻网 / / 2024-03-19 16:05

观凌周活动现场。

表演现场。

剪纸作品。

《包头韵 黄河情》场景二。

《包头韵 黄河情》场景一。

《包头韵 黄河情》场景三。

黄河自青藏高原奔涌而下,蜿蜒流淌过山脉与盆地,流淌过平原和丘陵,孕育着中华大地古老的文明,拥抱着华夏千年灿烂的历史。阳春三月,黄河几字弯处春归大地,包头正把世世代代传颂的黄河故事讲给更多人听。

3月17日,2024包头黄河开河观凌周文化旅游系列活动启动。冰消雪融,黄河水自西向东静静流淌,黄河岸边,以“开河有喜”为主题的一系列文旅活动让更多人看见了更加立体生动的包头黄河。

沉浸互动式实景情景剧《包头韵 黄河情》在本次观凌周期间闪亮登场。演出长达30分钟,从黄河风情园入口处行进演绎至风情街尾,以6个才女为主线讲述从秦汉时期到走西口时期的包头故事,演出融入了歌舞表演、漫瀚剧、器乐演奏、非遗展示及晋剧表演,带领市民游客穿越时空沉浸式感受包头气象万千的文化魅力。

挑着扁担的卖枣人、扛着冰糖葫芦走街串巷的小贩、对诗招婿的员外、告别妻子走西口至包头的山西商人……演出中,一个个鲜活的角色串联起生生不息的黄河精神,讲述着黄河沿岸的包头人与黄河相守相依的故事传说。

包头市艺术剧院副院长冯文杰介绍,《包头韵 黄河情》是包头市艺术剧院首次推出的沉浸互动式实景情景剧,由包头市艺术剧院5个院团共同合作为包头黄河景区“量身定制”,也是包头市艺术剧院为助力包头打造新时代文化高地倾力而作。

天下黄河九十九道弯,黄河流经陕西潼关境内,在黄河、渭河、洛河交叉处诞生了“黄河老腔”。2024包头黄河开河观凌周文化旅游系列活动期间,邀请了来自陕西潼关西北综勘黄河老腔艺术团为广大市民游客带来了原汁原味的“黄河老腔”。老腔艺人们粗犷、豪放、铿锵、激昂地展现出了黄河沿岸原生态的风土人情和流传两千多年的古老艺术的魅力。

据悉,“黄河老腔”始于西汉时期,由黄河船工号子演变而来,2006年被定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黄河老腔”传承人及团长陈孝宽告诉记者,艺术团的成员全是土生土长的农民,年龄在55-74岁之间,艺术团成员走南闯北,把这一原生态的艺术不仅带到了祖国的大江南北,也带向了新加坡、韩国等国家。

开河有喜,动静皆宜。体验完风情园里喧闹的沉浸式演出,走进风情园里的“呦呦雅集”,看书法家们挥毫泼墨,看摄影家们黄河主题的摄影作品,去感受黄河岸边的风情雅韵。

3月17日,包头市文联“大河之恋”系列活动正式启动,包头文联打造的包头首个文艺驿站“呦呦雅集”在黄河风情园揭牌成立。现场不少摄影家、画家、书法家、篆刻家等多个领域的艺术家们现身“呦呦雅集”,用镜头和画笔记录下自己眼中的包头黄河,以艺术家的眼光展现黄河的多样风貌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艺术家们还为市民游客义务送上他们即兴创作的作品。在二楼展厅,展示着“黄河,你拍了吗”摄影作品,市民游客一边欣赏艺术作品,一边讨论作品背后蕴含着的文化,现场气氛活跃。

包头市文联协会管理办公室负责人王雅杰表示,“呦呦雅集”是艺术家采风创作的一个基地,也是艺术家展示作品的平台。“希望通过‘大河之恋’系列活动从不同角度展示黄河的自然风光、人文风情,以艺术的形式充分展现黄河的多样风貌和深厚文化底蕴,增进人们对黄河、对家乡的了解和热爱。”

包头美协名誉副主席温六恩在现场为市民游客送上了梅、兰、竹、菊等国画作品。他说:“文化需要深入基层,今天包头市文联来到这里举办‘大河之恋’系列活动,是一次对黄河文化的深入探寻和传承,让我亲眼看到了母亲河的壮观,也激发了我的创作灵感。”

静静流淌的黄河带来春天的生机与活力,黄河之畔的包头,也在以文化之力书写黄河文化新的诗篇。(文/记者 康璐 曹瑾 图/记者 康璐 曹瑾 贾荣)

[责任编辑:任丽华]

1.内蒙古社区报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内蒙古社区报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内蒙古社区报",不尊重原创的行为内蒙古社区报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内蒙古社区报编辑修改或补充。


阅读延展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