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伦贝尔市不断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能力建设 小药箱药品医保报销比例达到60%呼伦贝尔
本报讯(记者徐璐)“十三五”以来,我市不断完善医疗服务体系分工协作机制和科学保障机制,逐步形成基层首诊、急慢分治、双向转诊、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努力构建以协同服务为导向的医疗服务体系,不断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能力建设。
自2016年开始,我市在原有“健康保障小药箱进牧户”工程的基础上,探索“互联网+小药箱”新型服务模式,与流动医疗车结合在一起,在牧区局部初步形成了固定与流动相结合的服务模式。截至目前,累计投入约3960万元,配备流动医疗车64台,车载设备114台件,发放小药箱24120个,智能设备10373个,覆盖165个嘎查村,服务43124名农牧民,距乡镇卫生院5公里以外的农牧民覆盖率100%。落实新型农村牧区合作医疗保障制度,牧户家中实现用药即时结报,小药箱药品医保报销比例达到60%,高于门诊统筹。
此外,我市加快中医蒙医医院开展适宜技术服务能力建设,85.7%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66.67%的乡镇卫生院建成了中医馆蒙医馆,累计投资774.9万元。92.86%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82.81%的苏木乡镇卫生院、64.17%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和60%的嘎查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药或蒙医药服务,满足了多民族群众看病需求。
同时,我市加快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2019年底,全市共签约90万人,签约覆盖率32%;重点人群签约45万人,签约覆盖率61%。
《呼伦贝尔日报》( 2021-07-27 )01版
[责任编辑:孟捷]
1.内蒙古社区报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内蒙古社区报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内蒙古社区报",不尊重原创的行为内蒙古社区报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内蒙古社区报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