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党建谋发展 谱写友联新篇章——记海拉尔区奋斗镇友联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陈宝银呼伦贝尔
当漫步在这片乡村的土地上,寻访这里的村民,他们无不称赞这么一个人:在他的带领下,多年来村里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打造现代化农业和生态观光旅游相结合的融合型产业。他带领全村人民苦干实干,增收致富,让村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他就是海拉尔区奋斗镇友联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陈宝银。
筑牢乡村振兴基石
陈宝银一直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时刻把党的要求与日常工作相结合。在处理村里事务时,他注重加强党员干部的思想教育工作,充分利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方式组织党员干部开展乡村振兴方面的专题学习,强化思想意识、坚定理想信念、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切实提升党性修养。在陈宝银的带领下,友联村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重点围绕村容村貌、道路交通、水利设施、村民业余文化生活建设等方面不断努力,取得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双丰收”。为优化群众的居住环境,友联村全面启动安居住房工程,建成砖混二层结构安居住房258户,不断完善后续配套设施。目前全村正朝着产业结构合理、生态环境宜居、乡俗民风淳朴、环境治理有效的方向推进。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为了将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陈宝银带头查看建档立卡户明白卡、“一户一盒”档案,全面了解帮扶落实情况和档案材料更新情况,通过村干部定期入户排查等措施,加强对脱贫人员监测识别的主动性;严格落实上级政策,按照“两不愁三保障”目标要求及时补齐短板弱项,围绕“三精准”“三保障”“三落实”开展自查,提升了建档立卡户的满意度。同时,通过持续壮大村集体经济、激发建档立卡户内生动力等措施,稳定增加村民收入,为防止返贫提供了“双保险”。
拓宽增收致富路径
在做好乡村振兴工作的同时,陈宝银更注重帮助村民增收致富,他积极探索党建工作与乡村振兴工作有效结合点,不断研究拓展工作思路举措,不断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不断强化互融互促效能,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在他的努力带动下,友联村先后完成了多个强村富民项目,包括开展设施农业提升改造项目,升级改造现有通风贮藏库3万平方米、建设1000平方米标准化羊舍3栋,完善友联仓储菜窖、日光温室的电力供应等。升级旅游设施,包括花海种植、安装标识标牌及儿童游乐设施等,通过整体形象提档升级盘活村内资源,抢机遇、谋发展,全村年收入达到850余万元。目前,友联村已经发展成为汇“五大基地”于一身,集“产业、基地、科技、生态、旅游”于一体的现代化农业和生态观光旅游相结合的新农村,村民人均年收入也由原来的几千元增长到现在的2.54万元,村集体年收入从6万元增加到700余万元。
陈宝银的努力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和群众的高度认可。他先后荣获“自治区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先进个人暨乡村振兴担当作为好支书”“内蒙古自治区民族团结先进个人”“内蒙古草原英才团队致富带头人”“呼伦贝尔市优秀嘎查村书记”“呼伦贝尔市优秀共产党员”“呼伦贝尔市优秀乡土人才”等称号。
[责任编辑:任丽华]
1.内蒙古社区报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内蒙古社区报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内蒙古社区报",不尊重原创的行为内蒙古社区报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内蒙古社区报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