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区人民法院 构建“123”机制 打造“青执利剑”服务品牌包头

包头日报 / / 2023-09-26 11:18

今年以来,包头市青山区人民法院优化团队办案模式,打通执行服务“最后一公里”,构建“一个引领”“两个转变”“三个集中”的“123”工作机制,推动执行工作提档升级,走出一条高质量执行、高水准服务、高素质队伍、高科技助力的特色品牌执行新路。

坚持党建引领,为新时代“枫桥经验”注入新动能。青山区人民法院坚持抓党建、带队建、促发展的工作思路,持续推动党建和执行业务工作有机融合,创新运用“枫桥经验”,加强法官工作站建设,将执源治理作为执行工作的突破口,探索并适用执前和解和执前督促程序,有效化解执行案件纠纷。

坚持推进执行指挥中心实体化运作,“个人办案”转变为团队协作。青山区人民法院充分发挥执行指挥中心“大脑”作用,立足于“执行接待”和“便民服务”两大需求,优化人员配置,成立事务组、保全组、传统查控与委托事项实施组、强制腾房组和特执团队。

加强执行“可视化”,传统执行转变为“智慧执行”。在青山区人民法院微信公众号平台开通“执行110”服务入口,当事人通过手机客户端即可完成多项业务。与此同时,充分利用智慧法院建设,实现智能化精准监控,执行法律文书在线流转、“一键”送达,提高执行效率。

执源集中化解,畅通多元解纷渠道。强化能动司法理念,坚持善意文明执行。依托法官工作站,法官带案下社区,参与调解、指导解纷。在传统调查、纠纷调解等方面引入社区网格员等力量。探索“法院+政协”模式,对于小标的、调解类案件在执行立案前进行督促。

诉求集中受理,“有信必复”提升群众满意度。一直以来,青山区人民法院高度重视信访案件。对于符合法定条件、生活确实困难的群众和当事人,积极协调司法救助、社会救济。设立执行接待日,由员额法官轮流在接待室接待,切实实现“有信必复”。

案件集中执行,常态化开展“青执利剑”系列专项行动。今年以来,青山区人民法院已累计开展6次集中专项行动,共出动警力150余人次,警车70辆次,对近百件案件被执行人进行查找、送达、社会调查和执前督促,结案标的近千万元,常态化行动进一步震慑了被执行人,彰显司法强制力和公信力。(通讯员 赵玉婷)

[责任编辑:任丽华]

1.内蒙古社区报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内蒙古社区报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内蒙古社区报",不尊重原创的行为内蒙古社区报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内蒙古社区报编辑修改或补充。


阅读延展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