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呼伦贝尔:传递时代强音 理论宣讲聚人气接地气鼓士气呼伦贝尔

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 / 2023-02-28 16:46

党的二十大召开以来,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将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首要的政治任务,坚持通过“四级联动”由点及面全覆盖、“六核驱动”有的放矢分众化、“七元融合”丰富探索新载体等路径,让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广”起来、“实”起来、“活”起来,扎实推进学习宣传贯彻工作,以思想力量激扬团结奋进伟力。

四级联动 全面播撒有支撑 砥砺奋进聚人气

在新巴尔虎右旗,由旗委讲师团、乌兰牧骑和志愿者们组成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层服务小分队深入牧(居)民家中,用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语言对党的二十大报告进行宣讲。牧(居)民们也围绕着党的二十大精神,结合自己的生产生活实际分享真切感受,期待展望未来,大家坐在一起共话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的伟大变革。

为切实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把思想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来,把力量凝聚到落实党的二十大作出的各项重大部署上来,呼伦贝尔市以市委讲师团为主要力量,组织市直机关、党校、高校等部门和旗市区,遴选政治素质强、理论水平高、宣讲能力强的骨干力量组建宣讲队伍,并结合“理论学习轻骑兵”“百姓名嘴”等基层宣讲队伍实现市、旗市区、乡镇(苏木)、村(嘎查、社区)宣讲工作四级联动。各级宣讲团成员在深刻把握党的二十大精神基础上,依据宣讲提纲集体备课,在全市范围内开展进机关、进企事业单位、进城乡社区、进校园、进军营、进各类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等主题鲜明、联系实际、深入浅出的覆盖式宣讲。

通过打造横向到点、纵向到面、“四级联动”的立体宣传网,在全市的14个旗市区和80家市直机关企业单位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切实提升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工作广度。截至目前,全市共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线上线下宣讲2568场,受众16.5万余人。

从巍巍兴安到茫茫草原,从田畴沃野到边境口岸······银装素裹的呼伦贝尔大地上,处处涌动着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热潮。

六核驱动 精准滴灌入心坎 靶向供需接地气

为了让住在偏远山林、交通不便的猎民群众及时听到党的各项惠民利民政策带来的实惠,敖鲁古雅鄂温克族乡“草原学习轻骑兵”小分队驱车走遍14个驯鹿放养点,为山上放养驯鹿的乡民传播党的二十大精神,带去了报纸、书刊、宣传折页等宣传品,并为他们送去蔬菜、肉蛋和各类生活日用品,通过拉家常、面对面谈心等方式,了解乡民所思所想所盼。

理论只有走进群众,才有生命力。想要让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人心,就要根据不同受众群体的特点,“找不同,知不同”,就要在分众化上下功夫。

呼伦贝尔市以“六核驱动”靶向供需为抓手开展宣讲工作,通过党的二十大代表体会讲;领导干部带头讲;专家学者情景讲;市委讲师团、特色品牌宣讲团“订单”“菜单”讲;理论学习轻骑兵、“百姓名嘴”贴近讲;乌兰牧骑队员文艺讲,让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愿意听、听得懂、有收获。

抛去照本宣科,没有大话套话,党的二十大精神基层宣讲员聚村头、进地头、坐炕头,群众关心“粮食和蔬菜”经济发展,他们就讲“乡村振兴”;群众关心“诗和远方”,他们就讲“文化自信”;群众关心“山和湖泊”,他们就讲“绿色发展”。变“固定讲台”为“流动课堂”,以聚人气、冒热气、接地气的语言讲变革、讲理论、讲政策,有的放矢的宣讲方式让党的二十大精神理论宣讲更加生动入心。

七元融合 多种路径形式活 丰富载体鼓士气

阿荣旗新发乡新发村的小广场上,一场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题的文艺演出吸引着大批村民前来观看。阿荣旗乌兰牧骑队员为广大居民群众带来了配乐诗朗诵《新征程 新辉煌》等节目,以群众乐于接受的形式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文艺宣讲接地气,我们听得懂、听得进、喜欢听······”围观村民们纷纷点赞。

在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过程中,呼伦贝尔市灵活运用多种路径,通过专家学者理论阐释、乌兰牧骑文艺创作、党的二十大代表心得体会等多元形式,将“一次性”宣讲达到“裂变式”宣传效果,切实增强宣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让党的二十大精神开花结果、见行见效。

海拉尔区宣讲团成员刘瑞清(右一)深入学校为学生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 供图 呼伦贝尔日报

开展宣讲过程中,呼伦贝尔市注重丰富有效载体,通过“宣讲+理论”“宣讲+文艺”“宣讲+故事”“宣讲+心得体会”“宣讲+实践”“宣讲+二十大知识问答”“宣讲+电影”等打造“七元融合”宣讲新模式,全市上下呈现出一片学习交流互动的新热潮,干部群众的干劲更足了。

一次次生动的宣讲,加深了全市党员干部群众对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理解,激励着全市党员干部群众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用党的二十大精神汇聚起推动呼伦贝尔市高质量发展的磅礴力量。(文 王秋月)

[责任编辑:温慧娟]

1.内蒙古社区报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内蒙古社区报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内蒙古社区报",不尊重原创的行为内蒙古社区报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内蒙古社区报编辑修改或补充。


阅读延展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