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心共圆“安居梦” ——凉城县着力保障困难群众住房问题乌兰察布

乌兰察布日报 / / 2019-02-14 16:35

来到凉城县六苏木镇新房子村,一排排被红色颜料涂抹过的砖瓦房整齐美观,错落有致,硬化的小路通到每家每户门口。走进村民郭二堂家,老人正在打扫刚装修完的新房。郭二堂因为意外导致眼睛受伤,老伴也患有疾病,以前靠种地为生,一年也挣不了几个钱,自从在村里当了护林员后,收入增加了,生活有了保障。他告诉记者:“以前我住在40年前建的土坯房里,夏天漏雨冬天漏风,今年,赶上了政府的好政策,在政府的帮助下盖上了新房,还一分钱没花,今年可在新房过个热乎乎的大年啦。”

近年来,凉城县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以实施农村危房改造、易地扶贫搬迁为契机,把解决贫困户安居问题作为一项解民忧、惠民生的重要工程来抓,坚持早谋划、早部署、早实施,汇聚各方力量,着力改善贫困户生产生活条件,让广大贫困户共圆“安居梦”。

在实施中,凉城县积极争取国家试点,将补贴细化成6种类别,对C级房屋修缮加固,对D级房屋新建,定级改造过程,群众全程参与,有效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2017年、2018年两年凉城县的危改任务量在全区旗县居于首位,共改造C、D级危房15400户,其中贫困户危房3660户,全县所有的危改对象基本做到了应改尽改,建档立卡贫困户住房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到2018年10月底,危改房全部竣工,入住率95%。

六苏木镇是凉城县危改的一个大镇。2018年,该镇坚持贫困户优先的原则,将危房改造与精准扶贫、易地移民紧密结合,统建与自建同步实施。全镇危改总任务数1978户,其中C 级加固559户,D级新建1419户,现已全部完工,并全部入住。同时,拆除旧房工作已全部完成。

在危房改造过程中,六苏木镇根据“户申请、村评议、镇审核、县审批”的程序,同步进行公示,摄像存档,明确危改对象必须是常住户,危改对象必须具备“居住唯一性、居住危险性、经济困难性”三个基本条件缺一不可,社保、遗属、公职人员、城市低保户及享受财政工资性人员不得列入危改范围。严格按照建设标准进行实施,家庭成员为1人的建30㎡、2人的建40㎡、2人以上的建60㎡。严格按照筹款要求进行落实,30㎡不自筹,40㎡自筹4000元,60㎡自筹12000元。

与郭二堂同村的郑粉芝在危房改造中选择在原有房屋的基础上修缮,将60平方米的老屋,进行了墙体重新加固,屋内粉刷一新,地上新铺了瓷砖,原有的小木框窗换成了白色塑钢大窗,正午的阳光从干净明亮的大窗洒进来,屋里暖洋洋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笑容的郑粉芝告诉记者:“以前的房子虽然破,但是还能住,修缮修缮就是好房子,这样还能省点钱,住在修缮过的房子里,再也不受冷冻,心里也暖和啦!”

除了新建、修缮,对于立地条件差,一方水土养不了一方人的深度贫困村,凉城县大力实施易地搬迁工程。鸿茅镇海城村是城中村,地理位置优越,区位优势明显,全村常住户778户2460人,建档立卡贫困户18户50人。凉城县委、政府新打造的和景家园移民小区现入住700户1531人,其中贫困户521户,有劳动能力的62户。

贫困户冀玲玲在鸿茅镇海城村和景家园分得了一套33平方米的房子,她此前在村子里的住房条件差,平时以种地为生,一年到头挣不了多少钱,搬迁不仅解决了一家人的住房问题,也为他们的生活带来了新的希望。

同时,为了使困难群众搬得来、稳得住,凉城县鸿茅镇海城村积极利用现有资源,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以发展村集体经济和解决贫困户就业为出发点,引进呼市熙雁服饰有限责任公司,建立了脱贫车间,主要负责服装的技术、生产和销售。目前,脱贫车间为居住在和景家园的30余名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了就业岗位,实实在在地为贫困户解决了经济收入问题。

如今冀玲玲和丈夫在脱贫车间上班,收入增加了,心情也愉悦了,日子越过越好。冀玲玲说:“政府不仅为我们解决了住房问题,还在社区里建立了脱贫车间,我们一出门就可以上班了,离家近还方便,一家人的温饱问题都解决了。”

凉城县是革命老区,是自治区级贫困县,截至2016年底,全县仍有一半的村民居住在危旧房里,成为脱贫攻坚最大的短板。两年来,凉城举全县之力,改造危旧房15400户,搬迁1800多户,解决了农村99%常住人口的住房问题。

1.内蒙古社区报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内蒙古社区报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内蒙古社区报",不尊重原创的行为内蒙古社区报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内蒙古社区报编辑修改或补充。


阅读延展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