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后:农村路网升挡 农民增收提速巴彦淖尔

巴彦淖尔日报 / / 2018-03-09 09:00

铺油

铺油

今年,杭后投资13.2亿元,完成农村公路建设项目1097.282公里,全旗形成了以国省道为依托,县道为主干,“四横五纵”“八大出口”的公路交通网络体系,公路的路网效益和规模效益日渐明显,呈现出“公路通、百业通”的喜人局面。

今年,杭后陕坝镇交通村农民张林的秋收很顺利,因为杭后交通局将一条6米多宽的村级公路修进了村。今年,当地农民再不用担心满车的番茄摇晃出水、卖不上价,再不会出现坑洼不平的乡间土路把四轮车上的玉米棒晃出去的现象。这条5.6公里长的公路是杭后今年新修的农村公路中比较长的,项目8月建成投入使用后,成为交通村周边2000余村民的便民路、致富路和幸福路。

打通“大动脉”:

翻修县乡道路

前几日,记者到现场采访看到,团结至黄羊木头第三段施工现场正在进行面层的摊铺。“我们正在争分夺秒地施工,预计这几天就能把油浇筑碾压好了,到本月底就可以通车了。”杭后交通局质检主任李琴告诉记者。

团黄线是杭后重要的县乡主干道,修建于2000年初,如今这段路路面坑洼不平,车辆非常难行,村民们开玩笑说,走这段路“开车的手舞足蹈,坐车的点头哈腰”。今年,杭后把团黄线作为县乡道翻修的重要工程之一,分三段工程进行改造,其中正在施工的第三段长8.298公里,剩余两段今年进行挖补工程。另外,县乡公路翻修还包括联合至沙海公路、陕坝至哈腾套海公路,共计79.582公里,于10月底完工通车。今年以来,杭后科学规划,分步实施,对县乡道路进行翻修,逐步提高农村公路畅通率、路况质量和服务水平。

畅通“支脉”:

建设通村油路

陕坝镇红太阳六组至光明村七组的通村油路顺利完工了,村民们都非常高兴,大伙儿走油路的愿望终于实现了。“我们回城,再不会灰头土脸了,以前这路上车一过,你穿得再干净也白搭,视线之内全是扬起的黄尘。”“这路修得平平整整,我们种的瓜果蔬菜也好卖多了,自己也能拉上回城卖,大货车也能进来装车,再也不怕下雨天了。”……

今年,杭后投资2.8亿元,共实施通村油路442.7公里,设计标准为四级公路,路基宽6.5米,路面宽4.5米,荷载为公路Ⅱ级。工程于9月底全部完工通车。随着通村油路建设项目的大规模完成,杭后农村地区交通基础条件得到了极大提高,从根本上解决了群众出行的难题,也进一步带动了人流、物流、信息流的增长,对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将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疏通“毛细血管”:

硬化农村街巷

随着美丽乡村建设的不断推进,杭后农村越来越多的沙土路华丽变身为水泥路,各种基础设施也进一步完善,沙海镇前进村八组就是诸多受惠村组中的一个。“过去一下雨,家门口全是泥,连个落脚的地儿也没有。现在好多了,水泥路通到家门口,下雨也不用愁了。再说,我们这儿种枸杞的多,修了水泥路以后,拉枸杞不会颠出水了,也能卖上好价钱。”村民李玉莲高兴地说。

像前进村八组这样的水泥路,杭后今年共修了575公里,投资3.8亿元。设计标准为四级公路,9月底全部完工通车。项目实施中,干部群众自觉地参与其中,积极投工投劳,变“要我修路”为“我要修路”。为保证工程质量,加快工程进度,杭后将农村公路建设按照公开、公平、择优的原则实行招标,严格落实工程监理制和责任制,确保工程顺利实施。

1.内蒙古社区报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内蒙古社区报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内蒙古社区报",不尊重原创的行为内蒙古社区报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内蒙古社区报编辑修改或补充。


阅读延展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