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民为民的柴永强巴彦淖尔

巴彦淖尔日报 / / 2018-03-09 09:00

柴永强(左)为辖区居民解答疑惑

柴永强(左)为辖区居民解答疑惑。

柴永强,男,39岁,1996年参加公安工作,先后在获各琦苏木、赛镇等多个基层派出所工作,多次立功受奖。

柴永强是同事眼中的大家长,是群众眼中认真负责的好干部。在他的影响带动下,全所民警的作风建设、治安防控能力迈上新台阶。

柴永强常说:我们干一行就要爱一行。既然选择了自己喜欢的这份职业,就必须干好。

乌拉特后旗潮格温都尔镇,阴山脚下,草原千里。潮格温都尔镇派出所所长柴永强用2000多个平凡日夜的付出,守护着这个中蒙交界常住4000多人的安宁。

一直以来,他把百姓当亲人,真情服务群众,践行民意民生警务,守护群众安全,他用行动诠释了人民警察的内涵。

办案冲在前

他是有担当的所长

1996年参加工作的柴永强从“菜鸟民警”成长到基层派出所的一所之长,他总结心得,觉得责任担当必不可少。

今年年初,忙碌一年的居民黄某趁着闲暇出去走亲访友,回家发现电视机、首饰、马鞍等用品被贼盗走。此时距离案发已过一两周或者更久,给破案带来困难。

分析线索,办案民警将嫌疑人锁定为有吸毒史的二后生,那一阵子派出所民警忙得脚不着地。柴永强带领5名民警,分成两组,连续四五天到二后生经常出没的地方和居民区堵卡。连续几天的蹲守并没有效果。

转换思路。柴永强回到所里仔细琢磨,近几年小镇居民喜欢晚饭后外出散步,跳广场舞。如果不是深夜,晚饭后这个时间段作案的可能性就比较大。两个组的民警马上开始晚饭后在街上巡逻。一个傍晚,所里再次接到报案,二后生往东跑,手里还提着一把刀。

柴永强当机立断,从所里拿着防刺服和防割手套赶往现场。一段小路的尽头,赶来的5名民警围着嫌疑人站成半圆,靠在墙上的二后生情绪激动,正挥舞着刀,妄图威胁民警,放他离开。现场陷入僵局,说时迟那时快,柴永强趁嫌疑人与其他民警争吵间隙,几大步跨到二后生旁边,手带防割手套,把凶器夺下。民警见机行事,一起合力把嫌疑人按倒在地。

“很多案子,所长到现场第一个动手,这个案子也是,有危险他先上。” 柴永强的老搭档、一级英模宝音德力格尔说。有这样的所长带头,所有民警劲往一处使,办案格外勇敢。 

实际上,这样的做法在柴永强身上一直都体现得淋漓尽致。2005年处理两支施工队打架斗殴,2010年深夜大雪营救外地迷路夫妇……他都冲在前面。

创新工作方法 

他是善思考点子多的所长

如何提高居民对公安工作的满意度,一直是摆在柴永强面前的题目。他用“三联两点一员”管理模式和向榜样学习、关心爱护同事给这道题写下了答案。

处于戈壁高原深处的小镇,只有一条路连接着镇子内外,牧民居住分散,每户相距近则几公里,远则几十公里。辖区内牧户多、相距远、警力少的现状让爱琢磨的柴永强觉得,要想提高破案率、更好地保护群众,可以与周边边防派出所联勤、驻地森林派出所联勤、当地潮格温都尔镇政府工作联动,在出入潮格镇南北两侧必经路口各设立1个治安联勤点(卡点),在交通、通讯困难地区设立多个110报警点,将各嘎查、用人施工单位负责人设为治安协管员,这样可以发挥周边警力和民力,共同做好治安管理。

“工作上我们互相尊重,有什么好的建议,一起商量执行。”民警李勇说。“三联两点一员”试点初期,他并不太明白,后来这个模式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群众积极支持民警工作。

此外,借助宝音德力格尔榜样的力量,柴永强发动所里民警一起帮助困难居民,资助生活困难的孩子上学,帮助身体不适的老人干活。“到所里办事,民警们热情的态度,耐心地解说,我们感觉很舒心。”来所里户政室办理业务的居民高兴地说。小镇居民都夸派出所民警服务好,真心帮助群众解决困难。

几年来,潮格温都尔镇派出所获得了全国“一级公安派出所”“全区公安机关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市公安机关爱民模范基层所队”等殊荣。这些荣誉里,有柴永强和民警们无数的汗水和心血。

1.内蒙古社区报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内蒙古社区报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内蒙古社区报",不尊重原创的行为内蒙古社区报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内蒙古社区报编辑修改或补充。


阅读延展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