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部门联动推进巴彦淖尔

巴彦淖尔日报 / / 2018-03-09 09:00

胜丰镇养殖扶贫项目

胜丰镇养殖扶贫项目。

全面达小康,农村是短板;农村达小康,贫困地区是短板。对于拥有广大农村牧区的巴彦淖尔来说,如何确保到2020年全面消除绝对贫困,是个不小的挑战。

举全市之力构建“大扶贫”格局

面对这样的形势,巴彦淖尔在精准扶贫工作中积极探索帮扶新模式,按照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精准考核的要求,以建档立卡实名制脱贫为平台,以“三到村三到户”为载体,以“金融扶贫富民工程”为杠杆,以社会扶贫定点帮扶和领导联系贫困点为纽带,大力实施乌梁素海周边、乌兰布和沙区、边境牧区、黄河沿岸等贫困带扶贫工作,同时开展社会扶贫、旅游扶贫、电商扶贫、光伏扶贫等针对性帮扶措施,全力帮助全市3.08万困难群众走出贫困。

这两天,巴彦淖尔市委办公厅驻五原县天吉泰镇景阳林村“三到村三到户”扶贫工作队员郭刚又开始忙碌了。除了推进全村“十个全覆盖”工程扫尾工作外,还忙着组织成立巾帼服务队维护村巷卫生,给贫困户找脱贫新路子。

“猪儿子这几天没闹毛病吧?家里还有什么其他困难?”听说村里的贫困户孙学文想养猪,但苦于没有资金,郭刚向单位申请了一笔钱免费给他盖了猪圈,还买来了10头仔猪。

工作队驻村以来,已帮助该村改造盐碱地1000多亩,整合项目资金3036.18万元,其中:通过专项扶贫资金为贫困户购进基础母羊1500只,发放金融扶贫贷款333万元,扩张肉羊养殖规模……

市委办公厅驻村工作队开展的一系列工作,仅是我市众多部门联动包扶工作中的一个缩影。从2014年起,我市选派162个驻村工作队、464名干部驻村开展扶贫工作,按照“方案民选、项目民定、资金民管”的原则,采用杠杆放大式、自建直补式、先建后补式、股份合作式等模式,充分发挥各类扶贫资金的集聚效应,帮助162个贫困嘎查村确定养殖棚圈建设、设施农业建设等发展项目,短时间内改善了帮扶村组的落后面貌。

今年以来,我市还广泛动员各部门单位,以及社会力量关注参与扶贫攻坚工作,举全市之力构建“大扶贫”格局。

8873名各级干部结对帮扶

目前,我市各级各部门层层立下军令状,五级书记抓扶贫的局面已经形成,各部门联动推进精准扶贫工作全面开启;全市8873名各级干部结对帮扶建档立卡贫困户到户、到人,领导包扶工作基本完成与包扶的贫困户对接。同时,我市进一步明确相关行业和部门责任,印发了《部门联动推进精准扶贫工作方案》;“村(嘎查)企合作”精准扶贫开发行动正式实施,全市首批有18家企业(商会、合作社)与21个扶贫开发重点村签订结对帮扶协议;民政、卫计、教育、农牧业、林业、残联、发改、财政等部门积极履行脱贫攻坚责任,全市“1+N”政策体系逐步完善,合力脱贫攻坚正在形成。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各级领导干部在脱贫攻坚中打头阵、作表率,全面开展结对包扶贫困户工作,市级领导每人每年包扶5户、两年10户,厅级干部每人每年包扶4户、两年8户,处级干部每人每年包扶3户、两年6户,剩余的贫困户由所在旗县区的各级干部包扶,做到包扶不漏户、户户有干部、当年包扶当年脱贫。

提升金融扶贫精准度

此外,在机制创新上,我市敢于先行先试,先后探索推进了“互联网+扶贫”“党建+合作社+扶贫”“易地扶贫搬迁+光伏产业”“生态旅游新村建设+扶贫”、资产收益型等扶贫新模式。同时,我市对扶贫工作不断加大财政投入,今年市级财政预算安排3000万元,比上年度翻了一番,各旗县区根据实际情况均增加了财政投入。

在完善政策上,我市探索将山旱贫困地区的农业补贴转换为生态脱贫补贴;将山旱贫困地区莜麦、荞麦等主要农作物纳入农业保险范围,同时进一步提升了金融扶贫的精准度,全面推行“两免、一简、一延长”精准扶贫措施。

在督查方面,我市连续5轮对精准识别、“453”挂图作战、“五个一批”、“三到村三到户”、易地扶贫搬迁等重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现场跟踪检查。针对扶贫开发项目和资金情况,及时部署专项检查;相关部门与检察机关通力合作,加强了预防扶贫领域职务犯罪监督工作。

向北开放:合作渐入佳境

□本报记者 王莉霞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向北开放工作,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和自治区向北开放部署,紧密结合自身实际,扩大双向开放,积极招商引资,培育特色产业,打造边陲名镇,全力建设向北开放桥头堡,取得了一系列新进展、新成效。

我市蔬菜开始出口蒙古国

9月8日,满载着西瓜、青椒、洋葱、胡萝卜等果蔬的货运车从巴彦淖尔陆港起运,经甘其毛都口岸出口到蒙古国南部地区。这是我市出口蒙古国的首批瓜果蔬菜,标志着巴彦淖尔向北开放战略又向前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为了进一步拓展陆港功能,我市实施巴彦淖尔陆港与甘其毛都口岸联动发展,大力发展口岸经济。经过多年的努力,巴彦淖尔市设施农业已经达到24万亩,产量近15亿斤。在满足周边地区需求同时,我市积极推动优质农产品走出国门,将巴彦淖尔建设成为服务蒙、俄的“厨房”“菜篮子”和生活必需品的首选供应基地,同时加大蒙古国肉类、活畜等进口,促进贸易多元化和互补性。

近日在我市召开的宁蒙陕甘毗邻地区会议上,市政府与延安市政府签订了《口岸合作议定书》,加强双方口岸合作、通关服务,共同推动口岸开放发展。

口岸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入120亿元

近日,记者从口岸办获悉,甘其毛都口岸开放20多年来,累计完成货物吞吐量7655万吨,其中进口原煤7207万吨,实现贸易总额855亿元,为国家创海关税收近138亿元。甘其毛都口岸2009年9月实现正式常年开放,口岸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资金已超过120亿元。

“十二五”期间,甘其毛都口岸每年出入境车辆40万多辆次,出入境人数30万多人次。2011~2014年连续四年进出口贸易量和原煤进口量均突破1000万吨,煤炭进口占全区进口煤炭总量70%以上,成为自治区过货量最大的公路口岸。2013年7月蒙古国铜精粉入境,累计进口蒙古国铜精粉225万吨,成为拉动口岸进出口贸易的新引擎。

羊绒进口成为甘其毛都口岸外贸新增长点。截至8月25日,甘其毛都口岸共进口山羊绒538.88吨,进口货值7339.43万元人民币,同比分别增长144.49%和138.13%,征收进口环节关税增值税2008.83万元人民币。由于山羊绒品质优良,其价值与附加值较高,对增加地方税收、促进就业均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

陆港及保税物流中心

辐射带动作用凸显

2015年12月,我市陆港正式通关运营。该陆港是自治区5个重点建设的内陆港中第一个启动运营的,实现了“企业属地申报、关检电子对接、天津口岸放行、就地出口退税”功能。通过这一快速通道,巴彦淖尔优质农产品出口中东、欧美等8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额占全区64.4%,连续7年居全区第一。截至目前,经陆港出口的子仁类、脱水菜等农产品总计530个集装箱12000吨。陆港对农产品出口、对外贸增长的拉动效应初步显现。

经过多年来的努力和积极推动,我市番茄、子仁、脱水菜、绒纺等特色农产品在国际市场影响力不断提高。依托我市及周边丰富的农畜产品资源、良好的区位交通条件,在陆港运营的基础上,我市极力推动申报建设保税物流中心(B型)项目,着力完善保税物流园区研发、加工、国际采购和分销配送功能,培育形成立足我市、辐射周边、面向俄蒙的农畜产品出口加工产业集群和现代物流体系。

中蒙交流合作更加广泛深入

我市与蒙古国双边高层互访频繁,市领导多次率团赴蒙古国就深化交流、扩大合作等进行磋商。

经贸方面,我市先后组织28家企业参加了“内蒙古·蒙古国投资贸易合作洽谈推介会”,达成合作意向协议4亿多元。目前,全市共有19家企业在蒙古国投资设立企业。

教育方面,我市对蒙古国留学生实行学习、住宿、饮食全免政策,专门建立了蒙古国留学生信息库,与蒙方实现了信息互通。从2004年至今,在我市留学的蒙古国学生共有750人。

医疗方面,近三年,我市医疗机构共接待蒙古国就医患者445人次,并派医护人员到蒙古国南戈壁省为2000多人进行了义诊和健康咨询。

文化方面,先后举办了“中蒙文化交流周”“中蒙‘同根同源’阴山岩刻主题艺术展”等交流活动,增进了双方文化艺术交流与合作。

文化惠民:提升城市品位

□本报记者 刘小倩

文化是彰显城市软实力的重要内容,它既是对外展示的窗口,也是增进了解的渠道。文化也是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直接关系民生福祉。良好的文化氛围不仅可以陶冶情操,也能够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归属感和幸福感。

市第三次党代会以来,我市文化工作坚持走面向基层群众、唱响巴彦淖尔品牌的发展之路,文化设施不断完善,文化品牌逐步树立,文化产业蓬勃发展,文化事业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发展态势。

文化设施不断完善

文化需要载体才能良好呈现。博大深厚的河套文化,由于文化设施、场馆的建设和各类文化活动的举办而被更好地传承。

河套文化艺术中心、市图书馆、黄河水利文化博物馆等高品位、高标准的文化设施拔地而起,黄河河套文化旅游区、随处可见的城市雕塑、社区书屋、嘎查村文化活动室……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使人们的日常生活更加充实。

5年来,我市不断加大投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面提升。全市举办各类文艺演出、书画展览等大型文化活动近500场;经常性地开展“三下乡”“四进社区”送图书展演活动,累计送书和碟35000多册、送戏3100多场;全市民间剧团和农牧民文艺演出队长年活跃在农村牧区,年演出近万场,观众达70多万人次;深入推进图书馆、文化馆(站)、博物馆、美术馆等公益性文化服务阵地的免费开放,累计接待群众150万人次。

文化创作成果丰硕

文化创作精品是一个地区地方文化特色和文化品位的集中体现。然而,唯有叫好又叫座的文化产品才能真正被称为文化精品。

5年来,我市以重大文化节庆和文艺交流比赛为契机,打造并推出了一大批具有河套文化特色的艺术作品,文化产品成为加强对外交流又一条好路子。

大型岩刻情景史诗《阴山·古歌》搬上舞台并成功实现进京演出;二人台现代剧《月照金河套》荣获第二届内蒙古二人台艺术节演出一等奖和优秀创作一等奖;全市各类艺术作品共获自治区级以上奖励150多项,其中许多作品在央视和内蒙古电视台多次播出,在社会上引起了较大反响;演出活动不断繁荣,全市各级剧团每年新创剧节目200余件,开展 “送文化下乡”慰问演出活动达800多场,观众达百余万人次。

文化遗产深入传承

文化遗产浓缩历史、反映时代,是文化的精神资源,也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元素。

5年来,我市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也取得了丰硕喜人的成果。先后开展了长城资源调查、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阴山岩刻抢救性普查等活动。目前全市注册博物馆有15家,文博单位馆藏总量17161件,发现不可移动文物点604处,公布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处、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32处。阴山岩刻申遗成功进入国家预备名单。截至目前,我市河套爬山调、乌拉特民歌、蒙古族驼球3个项目被公布为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全市共设立非遗陈列馆3个、基层非遗传承站61个、传习所17个、传承基地11个。

文化产业蓬勃发展

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统一,为人民提供高品质的文化产品和精神食粮,是巴彦淖尔文化事业努力发展的方向。

树立“文化+”的战略思维,立足于本地的特色文化资源,大力推进文化产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加快提质转型升级,提升文化消费品位,在全市文化部门已经形成共识。

为了加快推进文化产业发展,我市制定完善了《全市关于进一步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全市推进文化与金融深度合作的实施意见》及系列配套措施。设立了市级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并积极争取国家文化产业扶持项目资金。目前,全市列入国家文化产业发展扶持项目2个、国家特色文化产业重点项目3个、丝绸之路文化产业重点项目1个和自治区文化产业扶持项目3个。此外,通过举办文化丝绸展会等文化与旅游融合系列活动和设立文化创新创业节假日市场,为广大青年提供创业平台,促进了文化产业不断创新发展。

1.内蒙古社区报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内蒙古社区报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内蒙古社区报",不尊重原创的行为内蒙古社区报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内蒙古社区报编辑修改或补充。


阅读延展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