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百姓筑起健康堡垒巴彦淖尔
隆盛合镇新地村卫生室医生为村民检查身体。
今年,磴口县卫计局牢固树立民生为本、群众至上的工作理念,多措并举,全面提升了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进一步缓解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重基层 新农合参合率达99%
磴口县新农合工作实行市级统筹以来,严格执行总额控制下的总额预付,通过采取建立目标责任制、加强新农合信息化建设、提高报销比例、加大资金监管和新农合政策宣传力度等措施,基本实现了全覆盖、高保障,资金安全运行的目标。今年,全县参加新型农村牧区合作医疗的农牧民55331人,参合率达99%。截至8月底,新农合享受补偿54606人次,补助金额2014.80万元,基金使用率61.08%。其中享受大病住院补偿5481人次,住院总费用3778.16万元,可报住院费用3077.61万元,补偿金额1938.02万元。
建机制 健康档案建档率达98%
今年,磴口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人均政府补助提高到45元/人。自2009年11月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以来,该县做到了组织保障到位、经费配套到位、绩效考核到位、项目监管到位。截至目前,共为116336名城乡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建档率达98%。共为65岁以上老年人规范建档22141人;孕产妇建档管理人数660人;0~6岁儿童建档管理人数3693人;高血压患者规范建档管理8504人;糖尿病患者已规范建档管理2018人;管理重性精神病患者125人。更新健康教育宣传栏21次,发放健教资料1.6万余份,举办健康知识讲座和公众咨询活动近40场次。
强管理 信息化系统应用全覆盖
磴口依托县级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公共卫生服务、新农合区域数据平台、医疗卫生机构等各种管理平台,建立公共卫生、计划生育、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管理、综合管理业务应用信息系统,促进互联互通、业务协同、数据共享。今年,该县卫生信息化工作以实现“区域内医疗资源共享、居民健康卡就诊服务一卡通”为目标,目前已完成卫生业务专网接入、县直医疗机构完成专网线路铺设、基层医疗机构全部接入专网和管理系统建设应用、5.7万苏木镇居民信息采集工作;县医院完成HIS、PACS、LIS、结构化电子病历系统建设;蒙中医院、妇幼保健院完成了一体化应用能力建设。该县通过在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全面推行信息化系统应用,促进医改各项政策任务有效落实。
降成本
国家基本药物
“零差率”销售
自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以来,磴口所有政府办基层医疗机构,包括纳入一体化管理的嘎查村卫生室,全部按要求配备和使用国家基本药物并实行“零差率”销售。为了解决基层药品短缺问题,该县通过政策文件的学习、开展低价药品议价、药品录入到采购平台等措施,保证了采购工作顺利开展。在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过程中,该县通过加强医院内部管理及培训,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利用宣传栏、条幅、宣传资料向社会大力宣传,乡村两级基本药物全部实行价格公示,提高群众使用基药及监督意识。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后,全县次均门诊费用37.9元/人,次均补助金额16.40元/人。药价降幅大、看病报销多是基层医改百姓受益最大的成效。
1.内蒙古社区报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内蒙古社区报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内蒙古社区报",不尊重原创的行为内蒙古社区报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内蒙古社区报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