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彦淖尔,百姓安居乐业的和谐惬意之地巴彦淖尔

巴彦淖尔日报 / / 2018-03-09 09:00

p4_b

巴彦淖尔市第三次党代会以来这五年,是巴彦淖尔市着力改善民生的五年。在市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一件件顺民意、解民忧、为民谋利的民生实事如春风化雨,让越来越多的群众享受到发展的成果,市民的认同感、归属感、安全感和自豪感不断增强。

生态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城市功能不断提升,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公平,社会保障安全网越织越密,巴彦淖尔成为百姓安居乐业的和谐惬意之地。

有特色有品质的栖居之地

“我第一次来巴彦淖尔,说到对这里的印象,可以概括为三个‘没想到’。第一个没想到的是生态环境好。在一下高速的镜湖湿地,植被很好,景色也美;第二个没想到的是人文环境好。进入城区,街道整洁,交通顺畅,城市建设管理非常好;第三个没想到的是城市生活和谐、惬意。傍晚我出去转了转,看到城市的夜景非常美,广场上有市民跳舞、健身,还有文艺演出,处处展现出和谐、欢乐的城市生活画面。”前不久来我市参加宁蒙陕甘毗邻地区共同发展联席会议第十三届年会时,陕西省榆林市招商局干部王鹏感慨地说。

城市建设关系民生改善,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市第三次党代会以来这五年,我市围绕“水、绿、文化”三篇文章,大力改善生态环境,实施造林绿化工程,以科学的绿化体系布局推动生态人居环境改善和城市功能提升,巴彦淖尔逐渐成为有特色有品质的诗意栖居之地。

2011年至2014年,我市共完成造林绿化面积291万亩,全市森林覆盖率由2010年的9.83%提高到2014年的13.72%,河套灌区森林覆盖率由2010年的12.84%提高到2014年的18.56%。全市建立自然保护区10处,总面积872.55万亩,占到全市总土地面积的8.8%。

农村牧区实施“十个全覆盖”工程以来,改造危房3万多户,开工街巷硬化工程3627公里,完工908公里,开工农网升级改造工程1363公里,完工960公里,建成便民连锁超市657个……如今,走进巴彦淖尔的乡村,可见各具特色的民居掩映在绿荫里,农家门前鸟语花香,形成了巴彦淖尔新农村建设一道亮丽而独特的风景线。

有志有识者的创业之地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市第三次党代会以来,我市提出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实现“两个提高”“两个同步”,即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市第三次党代会以来这五年,我市积极采取就业创业培训、贷款扶持、加大就业信息网络建设等多种措施,各项就业工作均超额完成自治区、市政府制定的目标任务。截至目前,全市城镇新增就业67807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1647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19205人,城镇登记失业率平均控制在3.73%,低于控制目标任务0.27个百分点;农牧民转移就业818863人次;开展城镇职业技能培训49149人、农村牧区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61058人、城乡劳动者创业培训29453人,21169人经培训实现创业;发放创业担保贷款88710万元,创业带动就业70336人。

现在,全市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创业园(孵化基地)达24家,其中自治区级示范性创业园2个、市级示范性创业园5个、市级标准化创业园9个。很多在创业孵化基地创业的年轻人,接受一段时间的精心“培育”后羽翼渐丰,创造出各自的精彩。80后青年马瑞强就是其中之一。他曾是年薪十几万元的高级白领,后来辞职回乡创业,成为在市青年创业就业孵化基地接受“初期孵化”的一员。在各级政府和就业部门的扶持下,他的水果玉米合作社入社成员从最初的6户扩大到现在的400多户,玉米种植面积也从起初的400多亩扩大到现在的1万多亩。

有保障有温暖的安居之地

日前,记者在临河金川社区服务中心看到,一位来办事的女士径直走到一楼大厅里的查询服务机前,把身份证放在屏幕上,很快打印出一张居住证明,之后填写好内容,到一个服务窗口把证明递进去,工作人员仔细审核后签字盖章,整个过程只用了两分钟。而在三楼,刚打完一局乒乓球坐下来休息的市民王利生说:“我们每天来这里打乒乓球、下棋、唱红歌,社工中心还给我们这些老年人过生日,组织大家猜谜语、玩游戏,很热闹。”

像金川这样的社区,目前我市已建成119个,社区活动场所面积均达到300平方米以上,全部达到自治区标准。其中,面积在300~500平方米的社区有37个,500平方米以上的社区82个。去年,我市共投入2.7亿元用于社区活动场所建设,并通过配建、新建、扩建、租赁等方式,集中攻关、强力推进,在一年时间内使社区建设问题基本解决,将公共活动场所向居民免费开放,全方位多角度拓展了服务居民的空间和范围。

市第三次党代会以来,我市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公平、可持续,社会保障安全网越织越密,不但对困难群众“兜底”保障,在扶贫中精准定位,还让更多人享受到了经济社会发展所带来的实惠,社会保障这张安全网覆盖的人群越来越大。

截至目前,全市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各类人员达850994人,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的各类人员达634647人,参加工伤保险的各类企事业单位职工达151564人,参加生育保险的企事业单位职工达146520人。养老、医疗保险实现制度全覆盖,企业退休人员养老保障水平不断提升,城乡低保实现应保尽保,16.7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报销比例分别提高到75%、76.5%。“三个一”政策(低收入农牧户冬季取暖补贴一吨煤炭、贫困家庭学生上大学补助一万元学费、保证零就业家庭有一个人就业)惠及27万农牧户。45万城乡居民通过保障性住房建设和农村牧区危房改造实现了“居有其屋”。

1.内蒙古社区报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内蒙古社区报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内蒙古社区报",不尊重原创的行为内蒙古社区报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内蒙古社区报编辑修改或补充。


阅读延展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