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拉特中旗:99家“小卖部”变身“大超市”巴彦淖尔
过去,由于交通、物流等因素的制约,农牧民想在家门口买齐生产生活用品还有些难度。如今,随着“十个全覆盖”工程的深入实施,乌拉特中旗99家“小卖部”变身便民、利民的“大超市”,既方便了农牧民的生产生活,又激活了农村市场。
近日,记者走进乌拉特中旗德岭山镇兴丰村看到,新建成的便民超市人来人往,生意好不热闹。超市内排列整齐的货架、琳琅满目的商品,再加上老板刘虎成的热情接待,焕然一新的超市让村民们有了不一样的感受。村民李大爷领着孙女买了一根雪糕,一边结账,一边跟超市老板念叨:“现在超市的环境好了,娃娃觉得好,就爱进来买东西。”
觉得超市“新鲜”的显然不止小女孩儿一个人,围坐在门口台阶上、聚集在货架前挑挑拣拣的村民同样觉得很新鲜。“相比起村子里原来的小卖部,新超市不但货品齐全,而且亮堂多了,粮油、副食、文具、生活用品甚也有,家门口想买甚都能买到,非常方便。”李大爷对记者说。
之前,刘虎成经营着一个不到20平米的小卖部,房子采光不好不说,连基本的货架也没有。那时候一天能卖300块钱,就算好生意了。今年,“十个全覆盖”工程为刘虎成重新装修了小卖部,屋子宽敞明亮了,新上的货架整齐又实用,进货只需要给配送中心打个电话,各类货物就送到家门口了,生意明显好多了。刘虎成高兴得合不拢嘴:“商务局给我们送来货架,这上面的货全是人家帮着摆的。村民们需要的东西我这都有。现在的收入比过去多了六七倍。”
记者在便民连锁超市待了不到一个小时,刘虎成已经接待了十几拨顾客。“现在每天能收入1000多块钱,好的时候能上2000块钱。超市有几百种货物,货品全才能吸引消费者,有了这个业绩不愁没有好收入。”刘虎成充满信心地说。
从“小卖部”变身“大超市”的不止刘虎成一家,实施“十个全覆盖”工程以来,乌拉特中旗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达标”的原则,投资100多万元对全旗99家小卖部进行改造,统一规划设计,统一配备货架、蔬菜柜、收银台以及分区标识牌等,并为超市经营者提供超市建设、商品配送、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服务,真正把“十个全覆盖”便民超市做成民心工程。
为了让便民超市“活”起来,乌拉特中旗还把各个便民超市设置成村网店,村民们可以通过互联网直接进行网上购物,然后到村网店取货,村民还可以把自家的鸡、鸭、牛、羊等农副产品在村网店进行网上销售。
为了保证偏远地区的货品能及时配送,商务局要求两家快递承包公司购置了4辆流动配货车。商务局还专门组织人员定期检查便民超市的经营情况和食品安全情况,通过台账记录让便民超市“站得住、立得久”,让农牧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方便、快捷、安全的购物服务。
1.内蒙古社区报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内蒙古社区报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内蒙古社区报",不尊重原创的行为内蒙古社区报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内蒙古社区报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