铺就富民通途 助力绿色崛起巴彦淖尔
国道242甘其毛都至临河一级公路、京新高速陕坝连接线、省道311建丰农场至建设段建成通车,新改建农村牧区公路1500公里,五原县成为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全年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38亿元,建设规模达到2850公里……一份亮点频现的“成绩单”,见证了2018年我市交通事业的快速发展。
全长183公里的国道242甘临一级公路建成通车
一批省道建设项目陆续开工
国道242是《国家“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十纵十横”综合运输通道中的第七条纵向综合运输大通道,全长约2700公里,是祖国北疆贯通大西南最便捷的出海通道。该国道我市境内全长213公里,2018年建成通车的国道242甘其毛都至临河一级公路全长183公里,总投资42.3亿元。项目起点位于甘其毛都口岸,途经我市3个旗县区、7个苏木镇、24个嘎查村,直接服务75万人。该项目的建成,对于我市加快融入“一带一路”和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不断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2018年省道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省道311建丰农场至建设段二级公路全线完工;国道331乌珠尔至北银根段三级公路、国道335乌不浪口至乌根高勒段二级公路、国道335呼和温都尔至巴彦努如段二级公路、省道311建设至查素沟口段二级公路、省道311朝阳至建丰农场段二级公路开工。
全市新改建农村牧区公路1500公里
五原县成为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
2018年,在“四好农村路”推进过程中,五原县成为全国示范县,临河区被评为自治区示范县。到2018年年末,全市新改建农村牧区公路1500公里。
“四好农村路”不仅极大方便了农牧民出行,更为农牧民增收铺平了道路。临河区民主村村民张三明说:“我们现在走的不仅仅是一条条水泥路、柏油路,更是一条条丰收路、富民路。” 民主村位于临河城区西7公里,紧邻京藏高速、临策铁路,村中水泥路纵横交错,三级电商配送服务及物流运输体系正在形成。全村16个村民小组以设施农业、肉羊、蛋鸡养殖等为主导产业,依托畅通便捷的道路条件,农产品远销北京、河北、安徽等地,采摘的瓜果蔬菜可当日抵达京津冀等地区,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临河城区新增新能源公交车77台
我市国际道路客运取得历史性突破
2018年,临河城区新增新能源公交车77台,达到122台。完成了对临河城区7、8、9路公交线路升级改造;开通了14、15、16路3条旅游公交和河套学院新校区线路。稳步推进出租汽车行业改革,出台了《深化改革推进出租汽车行业健康发展的实施方案》和《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实施细则》。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精简审批环节,压缩办理时限,方便群众办事。
全市交通运输部门进一步强化日常养护、预防养护和常态化养护,路况质量保持了较好水平,全市优良路率保持在75%以上。不断加大超限超载治超力度,治超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全市8家二级以上客运站全部实现联网售票,货运方式不断优化,多式联运、甩挂运输、冷链运输等现代化运输方式在我市兴起。中蒙口岸国际客运班线于2018年7月正式开通,我市国际道路客运取得历史性突破。
2019年,我市将进一步加快国道331乌珠尔至北银根三级公路、国道335乌不浪口至乌根高勒二级公路、国道335呼和温都尔至巴彦努如二级公路、省道311朝阳至建丰农场二级公路等项目建设,推进省道311建设至查素沟口二级公路建成通车,争取省道215乌不浪口至新安段开工建设。争取甘其毛都口岸经海流图至乌拉山公路列入自治区地方高速公路网规划,先期实施甘其毛都口岸经海流图段项目。推进省道213团结渠至临河公路建设……随着一批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的实施,我市立体交通网络不断完善,将为巴彦淖尔实现塞上江南、绿色崛起提供有力支撑和坚强保障。
1.内蒙古社区报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内蒙古社区报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内蒙古社区报",不尊重原创的行为内蒙古社区报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内蒙古社区报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