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原:改盐增草兴牧为乡村振兴添动力巴彦淖尔

巴彦淖尔市政府 / / 2019-02-26 15:13

长期以来,由于地处河套平原最低洼地区,受黄河和总排干渠阴渗影响,巴彦淖尔全市不同程度的次生盐碱化耕地多达484万亩,占全市耕地面积的46%以上,而五原县就有123万亩盐碱化耕地,占全市盐碱化耕地面积的25.4%,成为黄河中游盐碱化耕地的主要集中分布区。  2018年,五原县启动实施了5万亩“改盐增草(饲)兴牧”试验示范项目,项目总投资1.5亿元,涉及3个行政村、16个村民小组、1209户4137人,涵盖不同程度的盐碱地5万亩(包括轻度0.75万亩、中度2.5万亩、重度1.3万亩和盐碱荒地0.45万亩)。2018年3月项目开始实施,半年内已基本完工并初见成效,为巴彦淖尔市乃至全自治区、全国盐碱地改良探索出可借鉴、可示范、可复制、可推广的技术路径。  五级联动  实施好“改盐增草(饲)兴牧”试验示范项目  五原县坚持因地制宜、科学施策、分步实施、规模推进,采取政府、科研院所、涉农企业、技术专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群众“六位一体”盐碱地改良的综合建设模式。建设技术展示区、绿色产业聚集区、生态文明示范区、美好生活共享区,实现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发展。  该县县委、政府高度重视“改盐增草(饲)兴牧”试验示范项目建设工作,将项目建设作为全县工作重中之重进行安排推动落实。目前,已形成自治区、市领导高度重视,县镇村组全力以赴,农民群众积极支持的“五级联动”工作格局,为推动项目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  为开展好“改盐增草(饲)兴牧”试验示范项目,五原县重点实施了农田配套、盐碱地改良、技术展示和光农互补四大工程。  大破大立完成农田配套建设4.75万亩,占工程总量的95%;实施农防林2000亩、经济林760亩;实施滴灌2580亩,铺设管道45.7公里;硬化道路20公里,“田成方、路成网、渠相通、林成行”现代化生态田园布局已初步形成。  针对不同类型的盐碱地,综合工程、化学、物理、生物等技术合力,因地制宜实施“五位一体”工程5万亩(撒施脱硫石膏、明沙、有机肥、改良剂,种植耐盐作物),叠加措施实施暗管排盐5600亩、“上膜下秸”2000亩。引进多家实力雄厚的企业种植耐盐牧草1.6万亩、小麦及麦后复种牧草3000亩、肥料试验300亩,开展耐盐作物试种、有机肥效益对比。依托百万只肉羊生产示范园,成立青青草原肉羊研究院,与中国农科院合作,推进肉羊品种改良,带动农户新增优质基础母羊6000只,年出栏量3万只以上。  改造升级改盐增草(饲)兴牧展览馆,建设信息服务平台,实施水盐自动监测和大数据分析,通过图片、数据、模型等方式集中展示改良技术对比效果。展览馆周边设置轻度、中度、重度和碱稻种植示范、高密度水产养殖等10个占地2580亩的试验区。  大力发展光伏产业,优先实施光伏扶贫,为6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安装分布式光伏电站,每户3千瓦,年收益3000元以上。新建3个村集体分布式光伏电站,年收益约5万元。在5个村民小组整村推进农户圈舍、屋顶、庭院等分布式光伏发电站。  开阔思路  发挥联动作用助力乡村振兴  经过不懈努力,五原县在改盐增草(饲)兴牧工作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为下一步在全市推广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该县搭建了技术研究平台,与清华大学、南京土壤研究所等17家科研院所、30多位专家合作开展22个研究课题,引进73家企业试验改盐新技术21项、改盐新产品36个,项目区已成为全国性盐碱地改良教学实验室。搭建了试验示范平台,根据不同盐碱地类型,对成本低、基础好的“宜改则改”,对成本高、易返盐的“能用则用”(重点发展高密度水产养殖和水稻种植),对地势低、基础差的“需留则留”(作为积盐累盐、原始生态功能区),因地制宜试种抗盐牧草新品种30个、向日葵新品种50个、玉米新品种30个、试验肥料新品种33个,项目区已经成为全国性盐碱地改良试验示范平台。搭建了交流展示平台,成功承办全国“聚焦盐碱地改良、推动高质量发展高峰论坛”,先后接待全国14个省区市、70多个旗县区、50多个业内专家团队的调研考察,接受了农民日报、中央七套、新浪网、搜狐网、凤凰网等全国30多家新闻媒体的宣传报道,项目区已成为全国性盐碱地改良交流展示场所。  同时,该县创新三大体系,为项目实施提供保障。创新产业体系,转变传统农业发展模式,集中流转土地1.9万亩,引进企业发展生态循环养殖、乡村旅游、光农互补等三大产业。创新生产体系,项目区围绕土地、技术、品牌等生产要素,集中实施农田配套、盐碱地改良、农业“四控”、品牌提升等“四位一体”工程,农畜产品品质显著提升,部分纳入全市“天赋河套”区域品牌推广销售,农业生产体系实现全面升级。创新经营体系,依托项目区内龙头企业带动,通过“基地+企业+合作社+农户”,形成“青青草原模式”(与养殖户签订合同托管育肥,公司回收销售)、“力农模式”(公司统一圈舍、供料、管理、防疫、销售,农户进行饲养)、“山路模式”(公司为农户安装光伏发电设施,上网销售后为农户返还分红)等农企利益联结模式,推进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品牌共创,实现了企业、合作社、农民三方共赢。

项目的大力实施,在提升土壤品质的同时起到了联动作用,为我市乡村振兴增添了助力。项目区以改盐增草兴牧为基础,不断增加发展要素,努力建设乡村振兴样板区、绿色产业集聚区、生态文明示范区、美好生活共享区。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全面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积极开展农村改厕和太阳能热水器安装工程,发展庭院经济林260亩,16个村民小组全部建设公共卫生间,垃圾污水进行集中处理。依托项目区科研团队、种养殖基地和周边食品加工园区、河套电商产业园,加快“研、产、加、销”一体化发展,建设一二三产深度融合示范区,争当河套全域绿色有机高端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排头兵。全面推行村民小组“微治理”(微组织、微服务、微教育、微管理、微监督),组建巾帼志愿服务队,广泛开展各类文体活动,同步加强城乡精神文明创建,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构建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农民收入持续增加,项目区土地流转按照每亩地510斤小麦折价逐年给付,并优先缴纳养老保险,让农民获得持续稳定收益。截至2018年底,项目区农民年人均增收7300元左右(种植增收4600元、养殖增收1000元、务工增收1700元),5年综合增收可达投资总额,并持续发挥效益。 

1.内蒙古社区报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内蒙古社区报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内蒙古社区报",不尊重原创的行为内蒙古社区报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内蒙古社区报编辑修改或补充。


阅读延展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