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有了致富带头人社会

新华网 / / 2021-01-07 21:14

在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尔沁左翼后旗(以下简称“科左后旗”)巴胡塔苏木伊和塔拉嘎查,党支部书记杨光正在养殖合作社给牛喂饲草料。当初用树枝在沙地上画的合作社规划图,如今已在100亩沙坨子地上建起来了。回想2年来在嘎查的工作,虽有苦累,但是沉淀下来的依然是暖暖的感动。

杨光是伊和塔拉嘎查村民,年轻时曾扎根军营5年。退伍后的他为了生计,卖过电动车,开过服装店,山南海北跑了很多地方,吃过苦,遭过罪,多年摸爬滚打让他练就了一身经商本领,发展最好的时候,一年能赚100多万元。

2018年,伊和塔拉嘎查两委换届,支部书记岗位一直没有合适人选,就在乡镇党委准备委派一名乡镇干部兼任支部书记的时候,有些人提议邀请本村的“致富能人”杨光回村任职。

“刚接到邀请时挺纠结,那么多年辛苦打下的生意基础就如同自己养大的孩子,哪舍得扔下不管。”嘴上虽这么说,可下过连队、受党教育的他还是见不得家乡贫瘠、乡亲吃苦,更禁不住再三请贤,便放弃了优越的城市生活回村担任支部书记。

刚上任时,杨光满腔热忱,可现实给他“泼了一盆冷水”。嘎查毗邻304国道,外来流动人口多,街路卫生难治理,集体经济为零,常常面临“无米下炊”的窘境。更让他想不到的是村里党组织活动有困难,党员老龄化严重,嘎查党员中40岁以下的只有3人,党建工作不能满足群众要求,群众对村里事务不关心,也不支持。

为了改变现状。他带领嘎查两委对内开展庭院种植养殖项目,对外积极跑项目、抓招商,可一年下来工作没少干,成绩却寥寥无几。热情很重要,但方向和方法更重要。经过一年多实践,杨光认识到“致富之路”必须要借力而上。经过充分考察和学习,他决定利用依托毗邻“科左后旗黄牛交易市场”的便利条件,开办养殖合作社。

“合作社都不挣钱。”“开一个黄一个。”面对村民的不理解、不信任,甚至是冷嘲热讽,杨光没有动摇,他用半个月时间走访村里100多户,耐心细致地为群众介绍创办合作社的好处,最终争取到14户入社。为了让合作社开好头、起好步,杨光跑贷款、选基础母牛、修棚舍窖池……像陀螺一样飞速地旋转,短短两个月体重锐减24斤。“当时我都想开快手做减肥直播。”军人特有的韧劲和与生俱来的乐观态度永远是杨光在最苦最难时的一剂良方。

为了给社员和观望群众更多信心,杨光除了将自己的积蓄投入合作社,更需要合作社在短期内收到明显效益。凭借多年的经商思维,他为合作社制定了“代选良品、托管代养、中短期育肥”三种新型运营模式,一边组织“牛经纪”从牛市购买优良品种饲养,短期育肥的调整体态膘情,中期育肥的人工繁育,之后再以相对高出成本的价格卖给要求较高的客商;一边针对一些路途较远、眼光更高的客商提供短期代养服务。经过一年多运营,合作社已初具规模,累计投入650万元,黄牛存栏600余头,建有200平方米办公用房和可养殖1000头牛的棚舍。社员从最初的14户,变为全村172户,全嘎查入社率达100%,同时还带动周边30余户贫困户增收,每户年均最低可增收3000元。

有了养牛合作社带来的第一桶金,嘎查发展打开了局面。杨光把合作社的牛粪二次利用,成立蚯蚓养殖合作社,目前正计划用蚯蚓粪将嘎查800亩连片水稻做成有机水稻……

工作敢拼敢闯,待人诚恳朴实,杨光用自己的经济实力为嘎查发展兜底,用普惠的思想带领群众共同致富。

“你做的我都认可,我支持你!”这是村里的老党员发给杨光的信息。这样的温暖瞬间杨光都记得,也正是这些小感动支撑着他不断努力和付出。(杨呼和 郝力为)

1.内蒙古社区报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内蒙古社区报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内蒙古社区报",不尊重原创的行为内蒙古社区报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内蒙古社区报编辑修改或补充。


阅读延展


1
3